编辑推荐
奥运媒介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系列研究完成。
内容简介
经过“媒介与奥运”课题组将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关于奥运媒介传播效果系列研究的第三部——《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奥运篇)》(以下简称“北京奥运篇”),终于完成并即将出版。想到几年前自己的“美好梦想”——完成关于奥运媒介传播效果的系列研究,真的要实现了,心情难免激动。“媒介与奥运”系列丛书由“北京奥中篇”②、“雅典奥运篇”和“北京奥运篇”三部构成,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媒介与奥运”研究课题自2001年以来所有的研究成果。“媒介与奥运”系列研究的总体目标在于:力图通过翔实丰富的的实证研究,完整地展现在如今媒体丛生林立、跨媒体交错影响的时代,受众在奥运会这样的全球性盛事中,如何与媒介产生互动,其体育意识和国家意识如何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大众媒介在如此盛事中形成了怎样的传播格局与传播模式,从而为中国的媒介传播效果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书作者
前言
第一章媒介与奥运研究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媒介与奥运的联姻历程
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
二、奥林匹克理念的广泛传播
三、首届奥运会的宣传与动员
四、奥运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
五、奥运与媒介的互动与发展
六、传播技术与奥运共同发展
七、奥运转播:进入电视时代
八、奥运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
第二节 媒介与奥运的研究领域
一、历史学角度的资料发掘
二、新闻学角度的报道分析
三、公关学角度的宣传研究
四、政治学角度的形象推广
五、经济学角度的效益分析
六、广告学角度的营销研究
七、传播学角度的效果研究
第三节 本研究团队关于媒介与奥运的已有系列研究
一、亚运会宣传效果研究
二、北京申奥传播效果研究
三、雅典奥运传播效果研究
第四节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本书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北京奥运会传播策略
第一节 北京奥组委传播策略
一、善待媒体,服务奥运
二、整合传播,设置议程
三、发挥主导性,议题多元化
四、突出人文奥运,营造人文环境
五、弘扬奥运精神,体现奥运教育意义
六、调动参与热情,彰显全民奥运
第二节 传统媒体传播策略
一、报纸传播策略
二、期刊传播策略
三、广播传播策略
四、电视传播策略
第三节 新媒体传播策略
一、依托主流媒体,手机媒体扩展奥运报道传播力、影响力
二、新媒体强化参与意识,突出平民视角
三、跨媒体联动,打造奥运报道联盟
四、原创视频点播,开拓发展空间
本章小结
第三章北京奥运会媒体传播格局
第一节 电视媒体北京奥运收视分析
一、电视媒体整体收视变化
二、全国各级频道收视变化
三、中心城市省级卫视收视分析
四、奥运六城市收视情况分析
第二节 广播媒体北京奥运收听分析
一、广播奥运传播整体分析
二、奥运对广播行业的助推作用
第三节 跨媒体传播效果比较分析
一、奥运期间跨媒体市场态势
二、各媒体奥运传播特征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补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北京奥运会受众认知及媒介接触行为
第一节 调查方法及样本分布
一、调查方法
二、样本分布
第二节 受众体育认知与行为
一、媒介事件与传播功能
二、受众最关注的问题
三、受众的体育活动
四、受众对奥运会的关注状况
第三节 受众奥运认知度与参与度
一、受众认知与大众传播
二、受众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
三、不同受众对奥运的认知
四、受众对北京奥运会的评价
五、受众奥运参与程度
第四节 受众媒介接触行为
一、不同媒体使用者概况
二、受众媒介接触行为
本章小结
第五章北京奥运会媒介传播效果
第一节 媒介传播效果模型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广播电视传播效果模型的重复验证
三、媒介传播效果扩展模型——全媒介传播效果模型
四、讨论
第二节 新媒介使用特征分析:以手机和移动媒介为例
一、关于新媒介
二、手机上网和移动电视的对比
三、公交电视的使用分析
四、讨论
第三节 媒介传播影响下的媒介体育文化和体育媒介营销
一、媒介体育
二、媒介体育关注者的媒介接触及消费特征
三、媒介体育与消费文化传播
四、北京奥运会中的体育媒介营销
五、讨论
第四节 传播效果的“知识沟”理论在北京奥运会中的验证
一、理论回顾
二、社会结构对“知识沟”的影响
三、个人动机和情境对“知识沟”的影响
四、接触媒介类型对“知识沟”的影响
五、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北京奥运与中国形象传播
第一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一、“中国形象”研究综述
二、“北京奥运与中国形象传播”研究思路
第二节 国际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
一、国际公众对中国的认知
二、国际公众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观念和态度
三、国际公众眼中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国际公众的媒介接触
一、国际公众了解中国的信息渠道
二、国际公众接触的媒介类型
三、国际公众偏好的媒介内容
四、国际公众对媒介有关中国的报道的可信度评价
第四节 中国形象的影响因素
一、对中国的认知程度
二、与中国的接触程度
三、接触中国信息的传播渠道
四、对中国大陆媒介关于中国报道的信任度
五、个人背景
本章小结
第七章北京奥运会营销传播策略及效果
第一节 奥运营销传播策略
一、奥运营销传播界定
二、企业奥运营销传播策略影响因素
三、企业奥运营销策略
第二节 奥运营销传播中的媒介分析
一、奥运期间央视电视广告投放分析
二、奥运期间网络广告投放分析
第三节 国内受众对奥运赞助商品牌的认知与购买
一、奥运品牌联想
二、北京奥运赞助商品牌提及
三、不同类型/统计指标人群对第一提及北京奥运赞助商的认知情况
四、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品牌美誉度及原因
五、演播室广告品牌提及
六、奥运品牌广告代言人联想以及所代言品牌提及
八、受众对北京奥运赞助商品牌的评价以及购买优先度
第四节 企业奥运营销传播效果评价
一、奥运营销传播效果评价指标
二、奥运营销传播效果评价(定量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传播研究方法的研究
第一节 传播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
一、非抽样误差概述
二、本次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
第二节 电话调查与网络调查方法的对比研究
一、电话调查与网络调查的样本比较
二、电话调查与网络调查的结果对比
三、调查方式对调查结果的可能影响
四、调查方式研究的一些讨论
第三节 问卷选项设计的差异研究
一、电话调查中问卷选项设计对调查结果的可能影响
二、网络调查中问卷选项设计对调查结果的可能影响
三、问卷设计研究的一些讨论
第四节 电话调查中的无回答研究
一、无回答研究概述
二、无回答研究的设计和方法
三、无回答研究发现
本章小结
附录
附录1 2008年媒介传播效果调查问卷(奥运会后)
甄别问卷部分
主体问卷部分
附录2 “北京奥运与国家形象传播”网络调查问卷(奥运会前)
附录3 网络广告监测记录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奥运篇是2010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柯惠新。
得书感谢您对《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奥运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