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古至今,死亡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有死的人类。到底什么是死亡?如果说顺天应时的古人对死亡尚有几分乐天知命的达观的话,现代社会由于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撑,
死亡越来越被边缘化。人们刻意回避死亡、制造死亡禁忌,营造一种没有死亡和看不见死亡的人生与社会,死亡是什么的问题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和思考。然而,死亡不会因为人们刻意回避就推迟到来或者不再存在,也不会因为人们不愿意思考就放弃它存在的意义。
本书指出:“死亡是涉及人类生前、死后和死亡过程的认知图式、信念信仰和意义体系。”本书从“自然生命的结束“和“生活世界的解体”两个维度梳理了死亡的生物过程和社会过程,其中既涉及心肺死亡和脑死亡、濒死期、生理死亡、心理死亡等关于死亡的生物过程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又从公民身份的结束、社会关系的结束、人伦世界的瓦解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死亡的社会过程及其法律、经济、伦理方面的内涵,帮助读者认知死亡的真实图景,理解死亡的不可避免和不可或缺。本书更从“死而不亡”“我的超越”“纯粹自我的回归”几个角度探讨了死亡的哲学内涵和终极意义。在作者看来,死亡真相对于所有活着的人来说可能永远是个谜,人们也很难宣称掌握了死亡的终极真理,但是,人类可以“向死而生”,在探索死亡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发现死亡的意义,打通生死在人们意识中的阻隔,这就已经为人类超越死亡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契机。
作者简介
雷爱民,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兴趣涉及生死哲学、中国当代生死学、死亡学、伦理学等;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副主委,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已出版专著《知识与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哲学与文化》《鹅湖》《伦理学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死亡是什么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雷爱民。
得书感谢您对《死亡是什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