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图解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完整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内容,条旨标注。

内容简介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规范公职人员惩戒制度的国家法律。为保障政务处分依法实施、保障政务处分职责权限得以实现,《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针对政务处分的主体、对象、种类、适用条件、程序、申诉救济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

本书秉承编排科学、新颖、实用的特点,在确保法律文本准确的基础上,采用双色图解形式对条文抽丝剥茧,图文俱佳,帮助读者厘清政务处分法规条文脉络,构建政务处分法规思维框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写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与立法依据

第二条 政务处分的适用范围

第三条 政务处分与处分的主体

第四条 政务处分的原则

第五条 政务处分的规范性要求

第六条 公职人员履职保障

第二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

第九条 共同违法行为

第十条 单位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 从轻、减轻政务处分

第十二条 免予、不予、减轻政务处分

第十三条 从重政务处分

第十四条 对涉刑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

第十五条 政务处分的合并适用

第十六条 不得重复处分

第十七条 组织处理与政务处分

第十八条 失去领导职务与政务处分

第十九条 公务员与“参公管理”人员的政务处分

第二十条 授权组织、受委托组织中公务人员的政务处分

第二十一条 国企管理人员的政务处分

第二十二条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管理人员的政务处分

第二十三条 对其他人员的处理

第二十四条 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

第二十五条 利益追缴

第二十六条 开除的后果与其他政务处分处分期满的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已退休、离职、死亡公职人员的处理

第三章 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政务处分

第二十八条 违反政治纪律的政务处分

第二十九条 违反请示报告制度与篡改、伪造档案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条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与不执行上级决定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一条 违反出境、国籍等要求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违反其他组织纪律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廉洁从政要求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四条 违法收受、赠送财物等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五条 违反财务制度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六条 违反兼职要求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七条 利用宗族、黑恶势力从事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八条 针对管理服务对象的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

第三十九条 违反工作纪律的政务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生活纪律的政务处分

第四十一条 其他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

第四章 政务处分的程序

第四十二条 监察调查权的行使

第四十三条 听取陈述和申辩

第四十四条 监察调查后的处理

第四十五条 政务处分决定书的内容

第四十六条 政务处分决定书的送达与宣布

第四十七条 回避

第四十八条 回避决定权

第四十九条 政务处分与行政处罚、刑罚

第五十条 政务处分特殊程序

第五十一条 指定管辖与分工

第五十二条 被调查人职务活动的暂停与受限

第五十三条 公职人员被诬告时的权益保护

第五十四条 政务处分后的人事程序

第五章 复审、复核

第五十五条 救济途径与纠错

第五十六条 复审、复核不停止执行、不加重政务处分

第五十七条 政务处分的撤销与重新作出

第五十八条 政务处分的变更

第五十九条 政务处分的维持

第六十条 政务处分变更、撤销的后续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处理

第六十二条 阻碍、干扰政务处分工作的处理

第六十三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处理

第六十四条 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五条 行政立法职责

第六十六条 军事立法职责

第六十七条 适用规则

第六十八条 施行日期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监察机关及其职责

第三章 监察范围和管辖

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六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

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录)

第九章 监督与惩戒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三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四章 处分的权限

第五章 处分的程序

第六章 不服处分的申诉

第七章 附则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节录)

第六章 奖励和处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三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四章 处分的权限和程序

第五章 处分的解除

第六章 复核和申诉

第七章 附则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分则

第三章 附则

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分则

第三章 附则

图解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2023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图解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编写组 编。

得书感谢您对《图解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 电子书
51种公文体例,囊括所用常见公文形式 200多个公文写作模板,拿来就可以套用 30多个写作技巧指导拓展,一线写手手把手指导技巧 全书配更多拓展阅读二维码资源 先讲理论,后讲范例。对公文的所有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讲解,在此基础上,再依次介绍各类公文的写作方法,这样便于读者更好地消化吸收。 种类齐全,范例丰富。本书针对各种类型下的不同公文,都给出了典型的范例,让读者可以照猫画虎。并对各类公文的特点、种类、写作方法、写作格式进行详细讲解,进而可以对该公文有更系统的地认识。 栏目多样,知识面广。本书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专家点拨”“写作技巧”“扩展阅读”等栏目,丰富书本的同时,可以使读者获取到更多与公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内容。 海量模板与案例下载。本书配套的光盘收集了大量的公文模板和案例,并录制有专业的公文写作方法与过程,可以更全面和直观地帮助读者进行学习。
2019个税新政实操手册(全场景案例版) 电子书
阅读本书,你将掌握: 新个税政策及政策要义、各种场景下的纳税方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法、个税新政实操难点突破技巧。
政府会计制度实务操作应用指南:条文解读+实操要点+案例解析(2021年版) 电子书
1.紧跟新法新规,原文深入剖析 严格依据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呈现“一笔业务,两种分录”新业务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思维,体现新旧条文的修订变化与重点事项,有效帮助读者厘清重要条文、构建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政府会计制度。读者可快速查阅制度原文,掌握条文规定与要求。 2.精解案例与例题,实务操作范本 精选了近200个实务案例,以案例为载体深入披露政府会计制度的条文规定,诠释政府会计制度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落地执行的操作方法,指导会计工作者正确、高效处理日常会计事务。而且,为会计核算原理搭配了相应的例题,帮助读者提升业务能力。 3.图文搭配,摆脱枯燥学习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条主线并行,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核心知识点,清晰准确地揭示了逻辑节点、会计核算要点,把体系庞大、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及操作规范分解成条理清晰的结构图表,让读者易懂、学透、会用! 4.政府会计制度编委会倾力打造,兼顾专业性与实战性 集合了众多会计专家、知名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打造出一本专业性的指导读本。讲解有深度,拓展有广度,以专业的知识水平与视角解读会计理论,并结合多年的培训实战经验,为读者搭建起准则、制度与实务工作的桥梁,教会读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准则与制度。
美国S部落自治体制 电子书
填补我国学界对美国印第安部落政府的自治发展知之甚少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