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校园的常识

照亮校园的常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随笔形式,结合中小学校园实践,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和教师素养等不同层面记录了有关常识的问题与思考。

内容简介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了解常识,尊重常识。

实践中,常识不断地被关注,被重新认识,特别在出现失误和遭遇困境之际,理性的反思总能促使人们回归简明的常识。尊重常识,必然能发现常识在不同情境中所呈现的丰富。

本书以随笔形式,结合中小学校园实践,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和教师素养等不同层面记录了有关常识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简介

吴非 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有《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前方是什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二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I 简明的常识

校园的常识之光

简明的常识

这些,是普通的常识

要“人”,还是要“才”

回归常识,重铸教育的人道精神

没有好奇心就难有新世界

儿童的好奇心何以丧失

为什么要在童年发展想象力

习惯的养成

“趣味”“热爱”和“适合”

应试教育怎样败坏人的思维

爱阅读的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让“人民”了解什么是“教育”

在童年的土地上

II 照亮校园的常识

是美好地生活,还是“活着”

比“成功”更有价值的是趣味

没有智慧和情感,教育就没有发生

让学校静下来,静下来

不能夸大教师的作用

正常标准,合理要求

不要随意“从难从严”

学生要有“课外”

教师必须有“业余”

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

在学校,不要称学生为“孩子”

在基本判断力的形成期要减少干扰

什么样的学校最理想

如果想走,不妨悄悄地走

小学何须比“选修”

我在教室里自由地想

III 课堂的常识之光

引导学生关注思维方法

要了解学生的“想”

推动阅读的目的在于培育思维品质

如果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

遇上有智慧的启蒙之师

优雅而有趣味地学习

“少学”与“多习”的矛盾

阅读量不足,诸事皆废

合理的作业负担

不能“读死书”

课,怎么“赛”

该“反思”的是谁

用“人的教育”融合学生群体

IV 教师是守常识的学习者

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守常”

教师的职业认识与态度

缺乏“热爱”,何以任教

恪守师道是为自我生命的完善

教师要带头守住底线

你是教师吗

期待新一代堂吉诃德式教师

教师应当是自觉的学习者

在开始的十年

教师会“剩下”更多东西

读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寂寞一些吗

教学之余读闲书

你是被“培养”出来的吗

要保证教师公平的发展机会

“好老师”不该是应试积极分子

我上课是为了自己快乐

照亮校园的常识是201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非著。

得书感谢您对《照亮校园的常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电子书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精选短篇小说22篇。本书为英文原著版。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分析中国传统家族组织的动态理论模型。
章开沅口述自传 电子书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自传。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版) 电子书
本书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启发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为什么细瓷器比陶器更好呢?多穿几件衣服为什么更保暖呢?衣服为什么不具有保暖功能呢?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些小问题吸引着读者深思,给人以启迪。 一、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二、内容丰富。涵盖诸多领域,比如屋内旅行、微观世界、灯的来历等,给了读者以严谨、科学的指导,获得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深入浅出地问答。以“为什么”的形式提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予以巧妙回答,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而浅近地表达出来。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电子书
希腊英雄的史诗,通往西方文学与艺术殿堂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