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顾颉刚

鲁迅与顾颉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生致力于“五四”与现代精神阐释的思想家王富仁先生最后一部长篇遗作。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历史观念、学术思想、荣辱观念(面子观念)和所谓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抄袭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鲁迅和顾颉刚矛盾和分歧的内在文化意义,指出鲁迅和顾颉刚的矛盾和分歧实际是在鲁迅以“立人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观念与顾颉刚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现代学院精英知识分子文化观念的差异和矛盾中形成的。

本书是厚重的,也是尖锐的,全文高瞻远瞩,思辨严密,博通精微,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看法,不仅对我们重估鲁顾之争,而且对我们进一步深入反思20世纪中国的学人、学术和文化,均不无启发。这部著作与其说是王富仁教授最后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如视为他的精神遗嘱或许更为恰当。

作者简介

作者王富仁,山东高唐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汕头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20世纪80年代,王富仁教授以“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全新视角阐释鲁迅小说,这是中国鲁迅研究里程碑式的成果,也是新时期中国文坛思想启蒙的重要标志。

此后,他又致力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国左翼文学研究,晚年鼎力倡导“新国学”理念,皆成就斐然,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篇 疑古

“整理国故”:胡适的历史观

顾颉刚的古史研究

鲁迅的批判:“专门家”与“博识家”

顾颉刚和胡适:错位的嫁接

由来有自:汉代今古学之争

清代今古文学与“五四”新文化

第二篇 对立

章黄学派

章太炎对鲁迅之影响

鲁迅的古史观

鲁、顾眼中的《史记》

对立之根由

第三篇 异化

文化对人的异化

“《中国小说史略》抄袭说”事件

面子问题

面子观念之根源

“五四”之后的文化观念

鲁迅与英美派学院精英之矛盾

第四篇 敬业

鲁迅与胡适

个人崇拜

“现代评论派”与鲁迅

杨荫榆与女师大事件

整顿学风:章士钊时期的中国教育

重看杨荫榆事件

鲁迅的“敬业”精神

第五篇 克星

鲁迅的“克星”

“现代评论派”的“克星”

精神战略与精英战略

精英的敌人

铸剑

鲁迅的“文化山”

第六篇 累赘

精英意识

“精英意识”对顾颉刚之影响

历史的虚无主义

“科学的方法”

顾颉刚的死胡同

顾颉刚的面子:疑古到底

再谈“整理国故”

尾声:走自己的路

鲁迅与顾颉刚是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王富仁。

得书感谢您对《鲁迅与顾颉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走近鲁迅:由崇拜到对话 电子书
本书呈现出作者从少年时代到年逾花甲对鲁迅的认识轨迹,亦折射出半个世纪中国的鲁迅认知脉络及其社会文化背景。鲁迅作品曾经给作者以温馨的安慰与莫大的启迪,作者至今仍能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的源泉。作者力避从概念出发的套路,在中国社会文化与外来影响交汇的背景下和鲁迅自身的脉络中对其作品进行细读,揭示其复杂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个性。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电子书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精选了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鲁迅的文章,将鲁迅置身于东西方文化撞击的漩涡中加以剖析,比较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及其文化选择,以及在文化深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担,由此造就的新的文化传统。鲁迅一方面是撼动中国文化传统基石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又是这一传统真正的现代继承者,并对被挤到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关怀。《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由高旭东编著。
荒野过客:鲁迅精神世界探论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孙玉石先生多年鲁迅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中国名家散文经典:鲁迅散文集 电子书
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鲁迅杂文集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多部杂文集中的经典作品。这些杂文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意蕴丰富,言简意赅。有的篇目短小精悍,有的篇目则幽默诙谐。在这些杂文中,鲁迅抒发着自己的愤怒,痛斥封建礼教,对麻木的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具有强大的时空穿透力,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深刻影响。许多杂文,对于当今的青年人也具有很深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