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东方学”

探索“东方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东方”概念多元,对文化对话和世界发展意义重大。

内容简介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东方”这一概念已具有多重属性与含义。恰当地理解“东方”,是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基础,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对于世界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书的研究,从方法论、历史、物质文化、文学、跨学科等多个维度,针对中国、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等不同领域,对“东方”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曾琼,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南亚语种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印度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东方文学、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泰戈尔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东方学研究方法论探索

新丝绸之路与新文艺复兴

“噢,东就是东,西就是西”:跨文化理解的挑战

“东方学”与“中国东方学学术史”研究的构想

中国东方学研究中的主体性问题

中国诗歌的印度语翻译:不可译还是文化上的失衡?

关于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的省思

东方的历史与遗产

神圣时空下的古埃及早期王权

扬·阿斯曼关于古埃及文明与“轴心期”理论的研究

北魏贵族之生与死

“燕行录”研究三论:价值、文献、视野及方法

试论古代东方学研究的图像志

中国民族乐器的波斯源流

文学作品中的东方

文学、家庭和女性

国内村上春树文学研究评述

细解西方对东方的误读

菲律宾古代史诗中的神秘主义信仰研究

中国形象在波斯语古典叙事文学里的演变

索因卡与西方戏剧的关系

多维研究中的东方

融合与相斥:南亚印度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东方对于医学和科学全球化的贡献

菲律宾阿拉安人二元对立的精神世界

北尼日利亚殖民地文学局的流变

丹德拉黄道表达的古埃及来世观念

附 本文相关名词中西文对照

东方的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

虚构与建构之间

托勒密埃及的官方族群划分

“他者”视域下看“开罗三部曲”阿拉伯文化身份认同

戈迪默文学中黑人与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库切流散写作中的旁观者视角

附录

“东方学研究方法论”2012年项目研讨会实录

“东方学研究方法论”2013年项目研讨会简报

“对话·视野·方法:东方学研究方法论国际会议”实录

后记

探索“东方学”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曾琼。

得书感谢您对《探索“东方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 电子书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你爱父母,却没办法和他们独处? 你爱父母,却只能靠中间人传话? 你爱父母,却只愿付出金钱而不愿付出时间? 你爱父母,却对他们的关怀询问避之唯恐不及? 你爱父母,却无法忍受他们的唠叨? 你爱父母,却不肯面对他们越来越需要你的现实? 当父母老了,你的机会来了,拿回亲子关系的主导权,换一种方式爱他们,重新建立人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因为过去的不快与心结,而不知该如何与父母相处,你需要觉悟:今天不是昨天的延续,关系每天都要更新 如果你“为了父母好”,坚持他们照你的安排生活,你可以放弃谁对谁错的想法,接受现在就是他们幸福的样子 如果你因为父母好像不记得你,而不断问他“我是谁”,你可以把今天当成是你们一次见面,让他重新认识你 如果你因为父母的日渐衰老与退化而忧心忡忡,你可以换个角度,为他现在“还做得到什么”而喜悦 如果你因为照顾很累,而不自觉地对父母或兄弟姐妹动怒,你可以坦率地承认做不到,请求他人的支持
图形思考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7幅图表及其用法,并结合多家著名公司的经典案例对相关使用技巧进行阐释,旨在教大家养成用图形思考的习惯,将思维化繁为简,提高逻辑思考能力,从而轻松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电子书
本书全方位讲述逻辑学知识,结合理论、例题和有趣故事,培养读者逻辑思维。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电子书
  《思想录》品质精装版,内封 外封包装,印金 烫白工艺,工致手感,匠心呈现。“如果从一场大火中救出一本书,法国人会选择帕斯卡的《思想录》”   帕斯卡,法国十七世纪具天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思想大师。他之于法兰西的重要,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全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的哲学思想。作家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于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处处闪现思想的火花,更有许多提问和警句发人深省   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   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一   四百年来全球畅销,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   影响每一代学人的知识巨著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如果你有什么事情想不明白,不如翻开它。在这本书里可以发现,人生一切悖论的答案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电子书
跟随熊逸进入庄子的世界,由逍遥之门而入,穿过260多页寻踪索迹、妙趣横生的文字,我们走出的却是一扇叫作“不得已”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