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东方学”

探索“东方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东方”概念多元,对文化对话和世界发展意义重大。

内容简介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东方”这一概念已具有多重属性与含义。恰当地理解“东方”,是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基础,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对于世界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书的研究,从方法论、历史、物质文化、文学、跨学科等多个维度,针对中国、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等不同领域,对“东方”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曾琼,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南亚语种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印度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东方文学、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泰戈尔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东方学研究方法论探索

新丝绸之路与新文艺复兴

“噢,东就是东,西就是西”:跨文化理解的挑战

“东方学”与“中国东方学学术史”研究的构想

中国东方学研究中的主体性问题

中国诗歌的印度语翻译:不可译还是文化上的失衡?

关于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的省思

东方的历史与遗产

神圣时空下的古埃及早期王权

扬·阿斯曼关于古埃及文明与“轴心期”理论的研究

北魏贵族之生与死

“燕行录”研究三论:价值、文献、视野及方法

试论古代东方学研究的图像志

中国民族乐器的波斯源流

文学作品中的东方

文学、家庭和女性

国内村上春树文学研究评述

细解西方对东方的误读

菲律宾古代史诗中的神秘主义信仰研究

中国形象在波斯语古典叙事文学里的演变

索因卡与西方戏剧的关系

多维研究中的东方

融合与相斥:南亚印度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东方对于医学和科学全球化的贡献

菲律宾阿拉安人二元对立的精神世界

北尼日利亚殖民地文学局的流变

丹德拉黄道表达的古埃及来世观念

附 本文相关名词中西文对照

东方的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

虚构与建构之间

托勒密埃及的官方族群划分

“他者”视域下看“开罗三部曲”阿拉伯文化身份认同

戈迪默文学中黑人与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库切流散写作中的旁观者视角

附录

“东方学研究方法论”2012年项目研讨会实录

“东方学研究方法论”2013年项目研讨会简报

“对话·视野·方法:东方学研究方法论国际会议”实录

后记

探索“东方学”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曾琼。

得书感谢您对《探索“东方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影像中的生死课 电子书
这是中国大学中罕见的直面生死的课程,是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取径,研究有明一代最重要的学术运动——阳明学的兴衰。
莫斯科日记 电子书
本书是本雅明生活转折时期最个人化的文本,是了解本雅明本人思想转折的重要作品。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电子书
书中截取了形成早期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机,梳理了早期浪漫派思想家对“批评”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
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经典版 电子书
百万畅销书作家、《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开讲啦》特邀讲师、《新周刊》年度生活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经典畅销之作。 新增2.5万字新内容,蔡澜谈女人精华全收录。了解女人,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70余年与女人打交道的亲身经历,坦露对女人真实的观点。既有好女人的气象,又有女人不可爱的缺点;既能看到美好的一面,也充满自省、努力成为更好的女子的启示。 金庸、倪匡、黄霑、亦舒、鲁豫、陈晓卿、许知远、谢霆锋、沈宏非、沈星、林依轮、黄佟佟 十点读书、今日头条、《三联生活周刊》、二更视频、CCTV《开讲啦》、CCTV《看点》、《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盛赞。 愿你成为好的女子。不要——嫉妒、攀比、八卦、懒惰、多疑、自私、控制欲;而要——礼貌、温柔、克制、勤奋、宽容、自信、看得开。 国际知名、《纽约时报》赞誉的插画师苏美璐手绘插画,“中国美的书”获得者、超级畅销书设计师熊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