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从多角度对节日文化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以乡愁为情感纽带,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类出版项目。
本书着重论述春节(含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冬至等节日与长安结缘的过程。追溯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考究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引领读者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并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图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融文献典籍、考古资料、中华名画、民间趣事于一体,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
作者韩养民,西北大学教授,民俗文化专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长安,传统节日的破晓地
一、帝都长安,春节的发祥地
(一)正月为岁首,始于汉武
1. 正月为岁首,颁布于未央宫
2. 朝贺礼,首行于长乐宫
3. 新年放假,始于汉长安
(二)国人狂欢上元夜
1. 元宵节的起源
2. 元宵节的盛行
3. 元宵节的传承
(三)远播海外千余载
二、汉风唐韵清明时
(一)路上行人欲断魂
(二)长安水边多丽人
(三)鲜花祭祀倡新风
(四)佳节尚元巳
1. 上巳节的源头
2. 上巳节与寒食、清明
3. 上巳节与怀春
三、日逢重午正端阳
(一)“节日”与“恶日”
(二)端午与屈原结合
(三)千古端午有分教
1. 古代学者诸说
2. 现代学者的创新说
3. 源于长安又一说
四、七夕节与长安结缘
(一)长安,七夕节的破晓地
(二)乞巧悠悠二千年
(三)异彩纷呈七夕节
1. 北京的“卜女巧”
2. 山东荣成的“生巧芽”
3. 江苏的“巧果”
4. 广州的七夕
5. 广西百色的“双七水”
6. 浙江萧山“祭星七巧”
五、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月祭礼俗
(二)盛唐滥觞
(三)浸润比邻
六、敬老情切重阳时
(一)萌芽于战国
(二)定型于汉都
(三)登高辟邪
(四)手杖春秋
1. 手杖,老年人年龄、身份的标志
2. 敬老授几杖
3. 赐杖礼
七、冬至大如年
(一)起源
(二)贺冬
(三)饮食
(四)尊老
八、节日与秦人
(一)节日溯源
(二)汉武帝的节日情
(三)节日辉煌在盛唐
九、城市节日多时尚
(一)时尚源头
(二)时尚特征
(三)时尚价值
十、节日中的乞风丐俗
(一)乞丐群落是万花筒
(二)节日艺丐行乞最活跃
1. 卖唱
2. 杂耍
3. 吉祥语
(三)节日士乞最堪怜
十一、节日中的原始宗教信仰溯源
(一)自然崇拜
(二)图腾崇拜
(三)祖先崇拜
十二、汉唐时代庶民的节日服装
(一)深衣
(二)袍服
(三)幞头、袍衫
十三、汉唐时代贵妇的节日首饰
(一)皇后首饰
(二)远播鲜卑
(三)贵妇偏爱
十四、神秘的节日禁忌
附录: 韩养民重要著作、译著目录
一、主要学术著作
二、主编丛书
三、合译
四、历史小说
五、论文
六、获奖
七、策划活动
后记
长安:传统节日之都是2016年由中新华创出版,作者韩养民。
得书感谢您对《长安:传统节日之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