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PPP模式兴起于西方,种类繁多,会计处理尚未统一规范,本书系统梳理了PPP交易模式及提出我国会计处理的完善建议。
内容简介
PPP模式兴起与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已成为公共部门和公用事业改革的主导范式。但是PPP模式种类繁多,各国关于PPP项目的会计处理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实践中PPP的财务测算较为复杂且直接影响物有所值评估等。本书的特点一是系统梳理了PPP的各种交易模式,比较分析了各种模式的架构、特点及及其选择;二是在借鉴西方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关于PPP会计处理的基础上对我国PPP会计处理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二是对PPP的财务测算及相关税务进行深入分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PPP的兴起、秩序建构与模式分类
1.1 PPP的兴起、发展及积极影响
1.1.1 PPP全球兴起的背景与动因
1.1.2 发达国家及中国PPP发展的总体状况
1.1.3 PPP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1.2 PPP的理论内涵与秩序建构
1.2.1 PPP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1.2.2 PPP、特许经营与政府购买服务
1.2.3 PPP的合作秩序与治理架构
1.3 PPP的模式分类及依据
1.3.1 所有权性质:外包、特许经营与私有化
1.3.2 付费方式: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
1.3.3 经营特点:经营性、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
第2章PPP项目交易结构设计与模式运作
2.1 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及交易结构
2.1.1 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分析
2.1.2 PPP项目交易结构及其组成
2.1.3 PPP项目的交易结构设计
2.2 PPP项目合同关系及其设计
2.2.1 PPP项目的合同体系
2.2.2 PPP项目合同体系的法律文本要点
2.2.3 PPP项目合同设计与调整
2.3 PPP项目的决策依据与模式运作
2.3.1 PPP项目的决策依据:物有所值(VFM)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2.3.2 PPP项目的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
2.3.3 PPP项目的基本运作流程
第3章PPP项目融资模式与结构安排
3.1 PPP项目融资模式与工具选择
3.1.1 PPP项目融资及影响因素
3.1.2 PPP项目债务融资工具
3.1.3 PPP项目权益融资工具
3.1.4 PPP项目夹层融资工具
3.2 不同付费模式下PPP项目的融资选择
3.2.1 政府付费模式下的融资选择
3.2.2 使用者付费模式下的融资选择
3.2.3 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下的融资选择
3.3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融资安排
3.3.1 PPP项目成立期融资安排
3.3.2 PPP项目建设期融资安排
3.3.3 PPP项目运营期融资安排
3.3.4 PPP项目移交期融资安排
3.3.5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融资成本
第4章PPP项目的财务测算与评价
4.1 PPP项目财务评价及应用场景
4.1.1 PPP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框架
4.1.2 PPP项目财务评价的使用者
4.1.3 PPP项目财务测算的应用场景
4.2 政府方财务评价测算的流程及主要内容
4.2.1 物有所值评价的流程及主要内容
4.2.2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流程及主要内容
4.3 社会资本方财务测算的流程及主要内容
4.3.1 PPP项目财务分析测算的流程
4.3.2 PPP项目财务分析测算的主要指标与测算表
第5章PPP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收益分配
5.1 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与方法
5.1.1 风险管理贯穿于PPP项目各环节
5.1.2 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与流程
5.1.3 PPP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5.2 PPP项目风险的认知、识别与评估
5.2.1 PPP项目风险认知的阶段性特征
5.2.2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识别
5.2.3 PPP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5.3 PPP项目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5.3.1 PPP项目前期的风险分担
5.3.2 政府方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5.3.3 社会资本方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5.4 基于风险分担的PPP项目收益分配
5.4.1 PPP项目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
5.4.2 协同效应与收益分配机制设计
5.4.3 项目收益分配的合作博弈决策
第6章PPP项目的资产权属与会计核算
6.1 PPP项目中的资产权属及其确认
6.1.1 PPP项目资产权属的确定
6.1.2 不同PPP模式下的资产权属
6.2 国际组织关于PPP项目的会计处理
6.2.1 IFRIC关于PPP项目的会计处理
6.2.2 IPSASB关于PPP项目的会计处理
6.3 主要国家关于PPP项目的会计处理
6.3.1 英国关于PPP项目的会计处理
6.3.2 美国关于PPP项目的会计核算
6.3.3 其他国家关于PPP项目的会计处理
6.4 中国关于PPP项目的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
6.4.1 中国对PPP项目会计处理的规定
6.4.2 社会资本方的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
6.4.3 政府方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
第7章PPP项目的定价、绩效评价与监管
7.1 PPP项目的定价与调整机制
7.1.1 PPP项目的定价目标与要素
7.1.2 PPP项目的特许定价流程
7.1.3 PPP项目的价格调整机制
7.2 PPP项目的绩效评价及实施
7.2.1 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目标与要素
7.2.2 PPP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
7.2.3 PPP项目绩效评价的流程
7.3 PPP项目的监管
7.3.1 PPP项目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7.3.2 PPP项目监管的依据
7.3.3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
第8章主要国家或地区PPP发展的基本经验
8.1 相关法律法规或制度规范提供良好保障
8.1.1 规范社会资本甄选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支出责任
8.1.2 推动PPP立法,创新非诉讼机制解决争议
8.1.3 有效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
8.2 税收优惠政策推动PPP深入发展
8.2.1 所得税优惠提高了企业投资回报的预期
8.2.2 增值税减免降低了建设运营环节的流转成本
8.2.3 土地与财产等税费减免降低了投资成本
8.3 金融创新与国际多边合作助推PPP
8.3.1 金融支持与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8.3.2 开发二级市场增强资本流动性
8.3.3 多边金融机构与国际合作助推PPP发展
8.4 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确保“如实反映”
8.4.1 以“控制”为基础“如实反映”PPP项目资产
8.4.2 统筹制定PPP项目相关会计处理规范
8.4.3 强化授予人和运营方的信息披露
8.5 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PPP有序运转
8.5.1 明确PPP项目的专门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8.5.2 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
8.5.3 高度透明的信息公开或披露制度
第9章中国PPP模式发展状况分析与现实反思
9.1 中国PPP模式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状况
9.1.1 中国PPP模式的发展与演进历程
9.1.2 中国PPP项目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9.1.3 中国PPP项目投资的主要领域及分布状况
9.2 中国PPP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9.2.1 PPP上位法缺失,法律规制不协调
9.2.2 PPP融资功能异化,金融市场尚不健全
9.2.3 PPP项目税收激励不足,税收政策有待完善
9.2.4 会计规则缺失,难以真实反映项目资产及负债
9.2.5 PPP项目监管力量薄弱,滞后于发展需求
9.3 新形势下推进中国PPP模式发展的建议
9.3.1 加速推进PPP立法,建立多层级制度规范体系
9.3.2 合理定位PPP模式,强化金融支持与监管
9.3.3 明确税收激励,建立PPP税务管理指引
9.3.4 完善会计规则,强化会计治理作用
9.3.5 完善PPP监管体系,提高相关信息透明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PPP模式构建与运作实务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玉德著。
得书感谢您对《PPP模式构建与运作实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