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注疏文献的孟子信息处理研究

基于注疏文献的孟子信息处理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以《孟子》及《孟子注疏》《孟子集注》《孟子正义》等《孟子》相关注疏文献为资源,对比《论语》《左传》等先秦文献的研究

内容简介

书中对《孟子》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尝试探索出一条基于注疏文献的《孟子》自动分词、词性标注等信息处理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了《孟子》及其注疏文献的句子对齐和词语对齐,《孟子》的自动分词、词性标注、词义消歧,《孟子》及其注疏的文本特征和语言风格统计,《孟子》中的排比句自动识别等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梁社会,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市鼓楼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语言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一、《孟子》及其注疏信息处理研究现状

(一)传统的《孟子》及其注疏的研究

(二)句子对齐技术研究

(三)自动分词研究

(四)词性标注研究

(五)词义消歧研究

(六)风格计算研究

(七)修辞格的识别

(八)余论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注疏对齐

一、注疏结构和注疏文献的作用

(一)注疏结构

(二)注疏文献的作用

二、注疏文献的平行对齐

(一)原文与引文句子对齐

(二)原文与引文注释对齐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动分词

一、先秦汉语分词规范

二、基于规则的自动分词方法

(一)最大匹配法简介

(二)词表介绍

(三)实验结果

三、基于统计模型的自动分词方法

(一)条件随机场模型

(二)CRFs分词原理

(三)基于CRFs的分词实验

四、利用注疏文献的自动分词方法

(一)利用注疏文献自动分词方法概述

(二)利用注疏文献自动分词实验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词性标注

一、词性标记集的构建

(一)名词作状语

(二)其他词类活用作动词

(三)使动用法

(四)意动用法

(五)为动用法

二、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词性标注

(一)CRFs自动词性标注原理

(二)基于CRFs的词性标注实验

(三)标注错误分析

三、利用注疏信息自动校正词性

(一)注疏文献中的词性提示信息

(二)利用去声信息的词性自动校正方法

(三)实验和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词义消歧

一、词义消歧的概念和难点

(一)词义消歧的概念

(二)词义消歧的难点

二、词义消歧树算法消歧

(一)义项的划分

(二)上下文的有效范围

(三)消歧方法的设计

三、CRFs模型词义消歧

(一)特征的选择提取

(二)特征模板的构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的语料

(二)实验环境与测评指标

(三)两种消歧算法比较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格计算

一、文本特征及语言风格分析

(一)基于字的文本特征及语言风格统计

(二)基于词的文本特征及语言风格统计

(三)基于句子的文本特征及语言风格统计

二、排比句的自动识别

(一)排比句自动识别的算法设计

(二)实验及结果分析

三、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二、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附录

附录A:注疏文献中抽取出的去声字表

附录B:注疏文献中抽取出的反切字表

附录C:人工标注的《孟子》排比句

附录D:人工标注的《论语》排比句

参考文献

后记

基于注疏文献的孟子信息处理研究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梁社会。

得书感谢您对《基于注疏文献的孟子信息处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世纪文学研究的重构 电子书
本书阐释新世纪以来的部分文学现象,重绘文学在当代文化场域中的位置。全书分为概念、方法和实践三大部分。“概念”部分主要探讨新世纪文学从作者/作品中心到读者中心的变化。“方法”部分介绍美国学界新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实践”部分从明星作家、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考察文学社群。
英国童话的伦理教诲功能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九部英国童话经典作品进行研究,以期阐释童话在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中所能发挥的伦理教诲功能。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结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政治、社会背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在其艺术实践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了王尔德艺术实践中的伦理内涵和内在关联,着重探讨了艺术与伦理道德既相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具体特征。
儒家视阈中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 电子书
本书将越南汉文小说置于政治伦理、家庭伦理及个体之间人际准则等方面进行考察,从中提取“忠”“孝”“节”“义”“信”等核心范畴,考察其在越南汉文小说文本中的反映,可以看到儒家主要思想观念在古代越南社会得到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流播与渗透。不仅如此,越南汉文小说中的作者、引文用典现象也是对越南汉文小说的具体补充,是理解作品主旨内涵、文化意蕴的重要途径。最后通过比较中越两国小说在接受儒家思想中体现的异同,表现出
寻找诗意的家园:贵州生态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本书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通过对贵州民间文学生态意识的解读,探讨了贵州民间文学中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对贵州生态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贵州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了贵州生态文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探讨了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对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