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

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沉埋地下三千年,力证信史天下惊。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殷商时代的专题史,通过对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考古发掘材料的梳理,参照传世文献,全景呈现了殷商时代的王朝世系、职官制度、信仰体系、都城变迁,以及经济、文化、医疗、社会生活、对外关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使读者对遥远的殷商时代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本书对分散在甲骨文、金文、考古发掘材料及传世文献中的殷商时代历史信息进行有效聚合,形成了一部材料丰富、证据充实、通俗易懂的殷商史,使读者越过史料艰深等障碍,得以一窥殷商时代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一探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具体、丰富的历史信息中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作者简介

作者王进锋,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先秦史研究。曾先后在美国达慕思大学和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访问研究。在《考古》《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民俗研究》《史学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导言

第一章 商代的历程

先商时期

早商时期

晚商时期

第二章 商代的制度

分内服、外服的职官制度

商代的军事制度

商代的法律制度

商代的刑罚制度

商代的教育制度

商代的选官制度

第三章 商代官员的仕宦与受到的监督

商代官员的仕宦

商代官员受到的监督

第四章 商代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制造过程

甲骨文的埋藏、破坏和发现

甲骨文的著录

甲骨文的分期

第五章 商代的金文

商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类型

商代金文的分期与著录

商代金文的形式与一些典型的铭文

第六章 商代的社会生活

商代的服饰

商代的饮食

商代的住所

商代的交通

商代的船运能力

商代的婚姻

商代的异族婚姻

第七章 商代的经济

商王朝的财政收入

商代的商业贸易

商代的城市

商代的农业

商代的畜牧业

第八章 商代的方国与小臣

方国

小臣

第九章 商代的神灵关系

帝臣与帝的关系及神灵世界里帝臣的分职

帝与祖先神以及祖先神内部的关系

自然神与帝、祖先神的关系

商代人间世界里的帝臣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十章 商代的文化以及考古遗迹

西北冈王陵区大墓:商代王室墓葬文化

殷墟妇好墓:商代妇女婚姻文化

三星堆祭祀坑:商代祭祀面具文化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商代居室文化

新干商代大墓:商代地域文化

商代的文化

第十一章 商代的医疗

商代的疾病种类

商人对疾病原因的认识与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十二章 殷都屡迁及其他

殷都屡迁

商纣王身边的大臣

商代的自然灾害与救灾措施

第十三章 商代的对外交流

与西北、北部地区以外族群的交往

与身处今天朝鲜、日本地区族群的交往

与东南亚的交往

与西南地区以外族群的交往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商王世系

附录二:常用甲骨文文献简称

后记

重版后记

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是2024年由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出版,作者王进锋。

得书感谢您对《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情结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傅志寰同志的求学之路、社会经历、管理实践和记忆随想。
西藏的阿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北线“无人区”;西藏的风格;去日土,看岩画;古格怀古;神山和圣湖等。
远去的亲人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作者陈维秀自认识蒋汉杰开始的直至陈维秀离开人世这一段时期有关于蒋家的家族历史以及当时上海地下党员生活的真实写照。陈维秀,祖籍江苏无锡玉祁镇。由母亲作主,19岁嫁给姐夫——商人蒋汉杰。从1939年至1953年养育了五个子女。上海解放前她作为家庭主妇协助丈夫和子女进行地下工作。解放以后进入中国畜产公司上海分公司,直到1973年退休。2000年前后,她开始撰写蒋汉杰家史,历经数年完稿。她为蒋家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
文明的比较 电子书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文化史著作。作者在书中以客观的态度,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也给出了“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我们被某个层面上的差异所区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统一”的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