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海明威去世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非虚构小说,有很大的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明威自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六年在巴黎的一段生活的回忆。这段时间正是他同哈德莉新婚燕尔,在巴黎度过的清苦朴素(有时甚至忍饥耐饿)但又充满青春欢乐和爱情的生活。内容涉及他当时生活的细节,对巴黎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其中他的朋友们有:斯泰因、庞德、福特和菲茨杰拉德等。
作者简介
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 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序
第一章 圣米歇尔广场一家惬意的咖啡馆
第二章 斯泰因小姐的教诲
第三章 “迷惘的一代”
第四章 莎士比亚图书公司
第五章 塞纳河畔的人们
第六章 一个虚幻的春天
第七章 一项副业的终结
第八章 饿体肤,苦心志
第九章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和魔鬼的门徒
第十章 一个新流派的诞生
第十一章 和帕斯金邂逅于圆亭咖啡馆
第十二章 埃兹拉·庞德以及“才子圈”
第十三章 一个十分奇怪的结局
第十四章 一个注定要死的人
第十五章 埃文·希普曼在丁香园咖啡馆
第十六章 一个邪恶的特务
第十七章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第十八章 鹰,不与人分享秘密
第十九章 一个关于长短的问题
第二十章 巴黎的魅力永不消失
A Good Café on the Place St.-Michel
Miss Stein Instructs
“Une Génération Perdue”
Shakespeare and Company
People of the Seine
A False Spring
The End of an Avocation
Hunger Was Good Discipline
Ford Madox Ford and the Devil’s Disciple
Birth of a New School
With Pascin at the Dôme
Ezra Pound and His Bel Esprit
A Strange Enough Ending
The Man Who Was Marked for Death
Evan Shipman at the Lilas
An Agent of Evil
Scott Fitzgerald
Hawks Do Not Share
A Matter of Measurements
There Is Never Any End to Paris
流动的盛宴(双语译林)是2018年由凤凰壹力出版,作者[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得书感谢您对《流动的盛宴(双语译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