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品牌店:

  家喻户晓的小魔法师以全新形象与大家见面啦!新版封面由美国漫画界极具人气的新星——木部石绘制并设计,全球读者好评如潮

  J.K.罗琳以魔法为背景写了一个长长的推理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几乎处处有伏笔,而这些伏笔这些悬念只有到Z后一集才给你解开。你放不下,睡不好觉,就想知道故事的发展。在你着急知道故事发展的同时,你又不得不赞叹J.K.罗琳的创作才华。实际上,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孩子们的心理都是相似的,他们崇尚英雄、喜欢冒险、喜欢探秘,想往坚固铁磁的友谊、充满刺激的课程,“哈利·波特”无一不满足了孩子们这些愿望。同时,罗琳聪明地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了校园里,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校园生活,校园里的情感是z真挚的,也是Z令人难忘的。我们都经历过11岁至17岁的青春年华,哈利、罗恩、赫敏的“铁三角”就发生在这个年龄段。为了友谊,他们不顾一切,什么个人安危,什么学习成绩,什么圣诞节必须和家人一起过?为了帮助哈利战胜伏地魔,罗恩与赫敏宁可放弃学业,宁可露宿野外,宁可忍饥挨饿,宁可随时遭遇追杀,也要随哈利逃亡在外。他们这种友谊让很多年轻读者为之动容。这种生死友谊让经历过的人回味,让未经历的人想往。另外,“哈利`波特”无处不在宣扬的令一个主题——“爱”,也让读者津津乐道,母爱、父爱、师长对学生的爱、同学之间的友爱,还有少年少女之间纯洁的爱情,在罗琳笔下表现得既真实又令人难以忘怀。

内容简介

  现在我们为您送上史诗般的“哈利·波特”的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一切谜团即将揭晓……

作者简介

  J.K.罗琳(1965—),超级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24岁那年,在从曼彻斯特到伦敦的一趟延误的火车旅途中,J.K.罗琳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念头。在接下来的七年里,她勾画出每本书的情节大纲,并开始撰写首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于1997年在英国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200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国推出简体字中文版。这个系列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最后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于2007年推出。全世界一次又一次掀起“哈利·波特”阅读狂潮。

  J.K.罗琳荣获了众多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表彰她对儿童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以及国际安徒生文学奖。她通过维兰特(Volant)公益信托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同时她还是致力于改善贫困儿童生活的慈善组织“荧光闪烁(Lumos)”的创始人。

  继“哈利·波特”系列之后,J.K.罗琳又创作了《偶发空缺》和《布谷鸟的呼唤》,简体字中文版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封面作者介绍

  木部石(KazuKibuishi),创作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护身符”系列,以及他广受欢迎的网络漫画合集《铜》。他同时也是受到赞誉的《飞行》选集的创始人和编选者。他的首本漫画小说《黛西·库特之末班列车》被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YALSA)列为青少年图书之一,而《护身符第一部之守石人》则被美国图书馆协会选为青少年图书,并进入了儿童选择奖的图书最终候选名单。木部石和妻子艾米·金都是漫画家,他们与两个孩子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罕布拉。

章节目录

第1章 黑魔头崛起

第2章 回忆

第3章 德思礼一家离开

第4章 七个波特

第5章 坠落的勇士

第6章 穿睡衣的食尸鬼

第7章 阿不思·邓布利多的遗嘱

第8章 婚礼

第9章 藏身之处

第10章 克利切的故事

第11章 贿赂

第12章 魔法即强权

第13章 麻瓜出身登记委员会

第14章 小偷

第15章 妖精的报复

第16章 戈德里克山谷

第17章 巴希达的秘密

第18章 阿不思·邓布利多的生平和谎言

第19章 银色的牝鹿

第20章 谢诺菲留斯·洛夫古德

第21章 三兄弟的传说

第22章 死亡圣器

第23章 马尔福庄园

第24章 魔杖制作人

第25章 贝壳小屋

第26章 古灵阁

第27章 最后的隐藏之处

第28章 丢失的镜子

第29章 失踪的冠冕

第30章 西弗勒斯·斯内普被赶跑

第31章 霍格沃茨的战斗

第32章 老魔杖

第33章 “王子”的故事

第34章 又见禁林

第35章 国王十字车站

第36章 百密一疏

尾 声 十九年后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J.K.罗琳(J.K.Rowling)。

得书感谢您对《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少年读史记:帝王之路 电子书

史学、文学、哲学、国学一次到位,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嘉骅倾力打造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史记》!
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课.鸟兽虫鱼 电子书

我国拥有着悠久、厚重的博物学传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诗经》到西晋的《博物志》,大量的中国古代博物学家对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风土、人情等都做了深入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