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门到复兴门:漫步长安街

从建国门到复兴门:漫步长安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纪录片《从建国门到复兴门:漫步长安街》的同期出版物,以纪录片为蓝本,并配大量精美图片,从十里长街上的建筑入手,纵深记录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敢的地融入世界的奋斗历程。从建国到复兴,长安街是伟大征程的发生地,这里英才辈出,一遇风云变化龙,它背负历史,也亲历光荣,更是对建党百年历史的庄严礼赞。本书通过长安街从东向西的建筑布局编排章节,结合大量精美图片以及参观小贴士,立体展现百年长街的全景,图文并茂,设计精美,关于国家的成长记忆,都能从欣赏长安街的这些建筑艺术中而收获满满。

内容简介

《从建国门到复兴门:漫步长安街》选择从建国门桥出发,因为这里曾是饱受苦难的国人寄托建设一个全新强盛国家的梦想之地。由此自东而西“漫步”,古观象台历经了600年的兴衰流变;中国海关总署目睹了百余年间国门主权丧失又重获的曲折;坐落于贡院旧址之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见证了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陈列的识字证、妇女选民证和土地证等物,是中国妇女地位提升的最直接体现;巍峨的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彰显着泱泱大国的雄浑力量;美轮美奂的国家大剧院映射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沉淀和文化自信……一路直到长安街西端的复兴门,今天中国教育电视台就坐落于此,它承载着中国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理念与梦想,与我们一起见证十里长街,百年风雨……

作者简介

陈宏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 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桂岩 纪录片《博物馆之夜》栏目总制片人 中国十佳电视栏目制片人 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联合会委员 。

章节目录

序言

01 建国门桥

02 古观象台

03 海关博物馆

04 社科院

05 中国妇联

06 王府井

07 北京饭店

08 菖蒲河公园

09 太庙

10 中山公园

11 天安门

12 广场

13 人民英雄纪念碑

14 正阳门与零公里标志

15 国家博物馆

16 人民大会堂

17 新华门

18 国家大剧院

19 电报大楼

20 西单

21 民族文化宫

22 金融街

23 中国教育电视台

24 复兴门

从建国门到复兴门:漫步长安街是2021年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宏。

得书感谢您对《从建国门到复兴门:漫步长安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埃及四千年珍宝 电子书
1.埃及四千年文明图鉴,古埃及文化的视觉盛宴 ·了解金字塔如何从传奇建筑师伊姆霍特普的阶梯式金字塔发展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 ·了解古埃及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例如纳尔迈国王、孟图霍特普二世和图特摩斯三世。他们统一国家并扩大疆界,建立起辉煌的埃及帝国。 ·了解古埃及的女性王室成员:“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至上权力,奈菲尔塔利的宏伟陵墓,以及“埃及艳后”的神秘死亡。 ·了解古埃及令人称奇的金银宝藏:赛特哈索尔尤内特公主的精美首饰,少年国王图坦卡蒙的稀世珍宝,以及传奇之城塔尼斯的统治者普苏森尼斯的惊人财富。 2.作者权威,具备专业学历背景 本书作者为英国杜伦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从2012年起任开罗美国大学出版社主管。他定期在杂志上发表关于埃及考古和历史的文章。著有《阿布辛拜尔和努比亚寺庙》(2019年)、《古埃及珠宝》(2020)等。 3.装帧精致,印刷精美,阅读体验好 大16开本设计,精装,采用特种纸张印刷,展示古埃及文明艺术之美。 4.亚马逊4.7星推荐 该书英文版上市后,在亚马逊网站评分为4.7,获得《亲爱精神》杂志、旅行网站、专业书评人、教育从业者的认可和推荐。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电子书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工作实务   群众文艺创作手册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案例选编   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   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聊聊酱酒 电子书
这是一本关于酱酒的普及类图书。本书的作者是茅台镇一位从事20多年酱酒研究和酒文化宣传的知名人士,他分成几个章节给读者讲述酱酒市场的状况和发展情况、酱酒工艺、酱酒文化、酱酒品牌推广、酱酒营销方式以及酱酒的品评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等。本书整体内容比较完整,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幽默,可读性强。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变迁,在试图呈现中国百年历史景像的同时,力求通过社会文化史的脉络,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动因和时代特征,并从中寻求建构在历史事实基石上的理性认识,作者近四十年长期研究中国社会史,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不少论著在学术界影响深远,本书则致力于“整体史”意义上的融通,通过生动的个案研究与历史反思,解释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脉络,进而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对于学术界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也有示范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