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1集)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1集)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刑事审判参考》系*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自1999年4月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权*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权*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肯定和欢迎。

内容简介

【指导案例】


支玖龙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第1314号]


——故意驾车冲撞疫情防控站的行为定性


上海万晖特工贸有限公司、谢世全非法经营案[第1318号]


——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行为的认定及入罪标准


张正诈骗案[第1323号]


——疫情防控期间适用速裁程序实行远程视频“无接触”式开庭应当注意的问题


张勇智妨害传染病防治案[第1333号]


——疫情防控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区分适用


【立法、司法规范】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


*高人民法院


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两高”相关负责人联合答记者问(一)(二)


【刑事政策】


在全国法院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理论前沿】


防控新冠疫情,刑法须担重任


拒绝执行防疫措施行为刑法定性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简介

《刑事审判参考》由*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三、四、五庭共同主办,*高人民法院李少平副院长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姜伟、高憬宏、杨万明副院长和胡云腾、裴显鼎专委担任副主任。姜伟副院长担任主编,各刑事审判庭庭长担任副主编。

章节目录

目录


【指导案例】


支玖龙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第1314号]


——故意驾车冲撞疫情防控站的行为定性周维平王莹


方永胜销售伪劣产品案[第1315号]


——利用疫情销售“三无”口罩的罪名适用和“伪劣产品”标准的认定张文波


王丽莉、陈鹏销售伪劣产品案[第1316号]


——疫情防控期间以“三无”产品冒充“KN95”口罩进行销售行为的认定王卓胡天鹰张文波


白升佘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第1317号]


——防疫期间销售冒牌口罩的行为认定问题李国文廖丽红


上海万晖特工贸有限公司、谢世全非法经营案[第1318号]


——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行为的认定及入罪标准段凰


倪劲锋诈骗案[第1319号]


——利用疫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认定和刑事政策把握骆锦勇李莹郭慧


王郊诈骗案[第1320号]


——针对特定人通过电信网络联络实施的诈骗犯罪不属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王愫王珂


孙佳英、蒋志诈骗案[第1321号]


——涉疫情诈骗犯罪未遂的认定和量刑把握刘双玉马越冀敏


应鑫迪诈骗案[第1322号]


——疫情防控时期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犯罪的,应从严惩处


郑晓红马晓


张正诈骗案[第1323号]


——疫情防控期间适用速裁程序实行远程视频“无接触”式开庭应当注意的问题毕晓红徐磊郭慧


陈岗妨害公务案[第1324号]


——疫情防控期间妨害公务行为的认定赵慧初立秀


黄潮尧妨害公务案[第1325号]


——如何评价暴力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的行为董晓超蔡蕾


谢益波、邵颖妨害公务案[第1326号]


——如何准确把握妨害疫情防控犯罪中的“依法严惩”王永兴


王福兵妨害公务案[第1327号]


——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居家隔离规定并暴力袭击人民警察行为的定罪量刑董晓超秦海燕牛雪佳


刘星星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第1328号]


——如何把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入罪标准李中华


谢庆茂寻衅滋事案[第1329号]


——疫情防控期间拒不配合疫情防控人员工作,为发泄个人不满,任意损毁公私财物,造成他人财物损失的行为如何定性林勇康


卢方锁、周凯寻衅滋事案[第1330号]


——疫情防控期间,随意殴打从事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常鹤赵冬冬张文波


叶国新赌博案[第1331号]


——疫情防控期间聚众赌博的,应从严惩处郑晓红齐志强


黎善文传染病防治失职案[第1332号]


——多种因素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时,对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失职行为,如何定罪量刑刘茂盛王丰贤


张勇智妨害传染病防治案[第1333号]


——疫情防控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区分适用王伟韩卓珂张文波


【立法、司法规范】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解答疫情防控有关法律问题(节选)


国务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关于印发《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


《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高贵君马岩方文军曾琳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维护良好医疗秩序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


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两高”相关负责人联合答记者问(一)


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两高”相关负责人联合答记者问(二)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一)


附:最高法刑一庭负责人就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


【刑事政策】


在全国法院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李少平


【理论前沿】


防控新冠疫情,刑法须担重任刘志伟


拒绝执行防疫措施行为刑法定性应注意的问题刘宪权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研究谢望原吴光侠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抗击疫情期间的理解与适用金泽刚孙鉴


疫情期间“暴力伤医”行为危害及其惩治姜涛


传染病突发事件治理的法律原则孟涛


【经验交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妨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刑事案件的审理指南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


关于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刑事案件办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


湖北省公安厅湖北省司法厅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安徽省公安厅


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刑事犯罪的通告


【实务探讨】


惩治疫情防控期间“涉医”违法犯罪的法律适用臧德胜李轶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刑事司法应对策略赵慧


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的类型及罪名适用李勇


当前疫情下“假口罩”类案件常见问题解析王勇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1集)是2020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主办。

得书感谢您对《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1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法史学刊(2019年卷/总第14卷) 电子书
《法史学刊》是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中国法律史学会秘书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组织编辑的专业性学术集刊。集刊内容涵盖中外法制史、中外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等法律史学科的各个分支,间或旁及法理学、部门法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法律史学得以滋养的学科领域。本书是总第14卷,旨在反映法史学科的最新探索,展现法律文化研究的多彩景观,评析学术作品,介
北外法学(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本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刑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裁判研究”“国际法与域外法研究”“行政法与社会法研究”,收录了文章《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律规制研究》《航天保险合同条款研究》等。
法律与伦理(2018年第2期/总第3期) 电子书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是第三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
法律与伦理(2018年第1期/总第2期) 电子书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为第二期,分为自然法、法律方法研究、法律与信用伦理、法律与环境伦理、法律与财税伦理、法律职业伦理、域外法、人物访谈、论学书信及新书会谈10个模块。
经济法论丛(2017年第1期总第29期) 电子书
本集刊长期以来聚焦于经济法专业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研究,是本领域国内创办最早,持续出版且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强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