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方法与实践

大数据和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方法与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未来的能源和电力”,必将无处不在。当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需要重塑,有必要引入大数据的研究方法。但遗憾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大多不懂大数据,大数据研究者多数不懂哲学社会科学,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系统性方法和技术研究尚不多见。本书重点展现了大数据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研究交叉学科的研究者提供启示,也为在计算机、人工智能、数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提供方法性参考。

作者简介

马燕鹏,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教师,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为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成员,曾承担并参与多项国家电投集团、大唐(赤峰)新能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的科技项目。2000年创建LSGO软件技术团队,培养的学生分布在IBM、字节跳动、京东、腾讯、阿里、百度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发起并参与了Wuhan2020项目,该项目取得了当月Github趋势榜第一的成绩。

章节目录

第一篇 方法论基础篇
大数据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研究初探
基于大数据构建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评价体系
善用大数据技术促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以大数据为支点释放应急管理效能
大数据时代下省域现代化治理探索——基于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与启示
计算主义的未来——基于科学哲学和SSK的研究
第二篇 研究实践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周年文献数据研究:验证与发现
《资本论》中的“性情马克思”——基于R语言安装包的文本情感分析
瞿秋白《现代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独特性新探——基于LAD主题模型的文本比较
验证与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成就新探——基于2016-2017年期刊文献的文本数据比较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网络关注的大数据分析——基于百度指数的再研究
中国消费领域社会关注变化趋势研究——基于人民网经济新闻排行榜文本的LDA模型分析(2007-2017)
美国对华态度及经贸往来的长期趋势新探——基于情感分析的方法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层次划分的经验性研究——基于网络问政文本的大数据分析
“人民中心”视域下政府回应民众需求的类型及启示研究——基于上海市养老政策与典型网络舆论文本的大数据分析
后记

大数据和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方法与实践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燕鹏,王建红。

得书感谢您对《大数据和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方法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电子书
本书希望为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提供一种较为系统的讨论。在本书看来,尽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但都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它们所包含的认识过程存在相似性,可从中重建一个共同的基本认识过程。这一基本认识过程包含诸多前后相继的环节,而不同认识环节有不同的方法。本书探讨不同认识环节中各种方法的特点、价值与局限,以期较为全面地理解人文社会科学方法。
华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在界定华语的概念与范围的基础上,对华语语法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实际语料为基础,对华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对于推进华语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海外华语词汇和语法描写的基本框架及方法,区分了海外华语词项特色词、义位特色词、搭配特色词、频率特色词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升温和海外华人的日益增长,业内的确需要对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元维度 电子书
国内首部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专论。
管理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借助哲学思维对管理的哲学分析、管理哲学思想述要、管理方法论、管理价值论、管理环境论、管理实践论共6章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