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曾彦修的一部回忆录,记录他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几件事,都和普通人的命运相关。
内容简介
作者晚年常自庆幸的,是平生未整人。这在不断革命的过程中,是凤毛麟角的个案。这本篇幅短小,意义却很大的书稿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光辉。
“我写此书,有一个微小的希望,即:对任何人的生命和声誉,均应该予以无比尊重,这是人与非人的界线,千万不要去做相反的事,或颂扬相反的东西。”
作者简介
作者曾彦修(1919—2015),四川宜宾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3月调中央宣传部。1949年南下,参与创办《南方日报》,任首任总编辑。1954年5月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57年划“右派”。1959年摘帽。1960年到1978年在上海辞海编辑所做编务工作。1978年夏调京。后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等。1983年申请退休。著有《严秀杂文选》《审干杂谈》《牵牛花蔓》《一盏明灯与五十万座地堡》《半杯水集》《京沪竹枝词》《天堂往事略》《微觉此生未整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记
一 土改记异
概况
从根本上改变冷冷清清的工作方式
贫农家中有小老婆、丫头的问题
群众性的抢劫问题
二 打虎记零
三 镇反记慎
四 肃反记无
五 四清记实
一 一个似乎明明是盗窃公物的人,是如何被证明是毫无其事的
二 一个自吹参加过欢迎汤恩伯宴会的国民党“地下人员”原来只是一个端咖啡的小工
三 一个被怀疑当过汉奸警察局长的人仅仅是同名同姓
四 一个“汉奸”,其实是我们指定的两面村长
五 是“兵痞”,还是最底层的受压迫者
六 一个被认为告密罢工的“工贼”,终被证明纯无其事
七 一个“假党员”“假新四军”如何被弄清楚确曾是真党员、真新四军的
八 箭在弦上的时候解救了一个党员的政治生命
九 一个亲笔留下了“罪证”的女支书还是冤枉
十 一个戴着双重反动帽子的“反革命资本家”,最后证明原来是一个舍命掩护过地下党员的人
六 反右记幸
一 《人民日报》一版专栏新闻——人称点了一名“黑状元”
二 为什么是“幸”
三 现在,复查过我的殷国秀同志已公开著文说明:关于曾的划“右”,什么材料也没有
四 与单位黑板报编辑谈话,引杜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是根本之根本
五 我之“划右”,恐怕与我彻底否定戴文葆是“特嫌”之事有关
六 “泉水”问题发生后,社内处于暴风雨前状态。我的组长未被撤,“右派”照反(动员),我自写全社反右计划报告,自列本人于“右派”。田家英似乎对我提出过警告
七 突然一天早晨,全社一片火海,打倒大右派×××的标语字大如桌,气势比“文革”时还厉害得多
八 人民日报一版宋体大标题,发出曾是“右派”的新闻。主要是引“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闯的祸
九 形式上反曾半年多,两周开一次批斗会,全是空对空,曾也只能引第二国际的书作交代。完全是一场“和平反右”
十 陆定一老人题于谦诗赐我,令我终生感奋
十一 又忽一日,大祸临头,形同千人公审。经我当场反驳,又从此一字不提
附录
一个地下党员被人供出后有无不被捕的可能?——记军宣队一次对我的征询(1971年)
我所知道的胡耀邦为“六十一人案件”平反急如星火
特载
一本有严肃意义的书——读曾彦修《审干杂谈》
平生六记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曾彦修。
得书感谢您对《平生六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