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

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第二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用格言的形式讲述程序正义的理念,普及法学常识,穿插各种典故、寓言、经典案例。

内容简介

《看得见的正义(第2版)》是经典著作的再版。《看得见的正义(第2版)》第一版2000年出版,在法学界很有影响,对于普及程序正义的理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十年之后作者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全部围绕刑事诉讼法的经典格言展开。陈瑞华教授十年之后面向社会再度普及法学常识: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看得见的正义(第2版)》用格言的形式讲述程序正义的理念,普及法学常识,穿插各种典故、寓言、经典案例,读来妙趣横生,不仅适合专业读者阅读,也比较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曾被中国法学会评选为“第四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被教育部遴选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在正式的学术研究之余,致力于法律理念的普及和启蒙工作。在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前提下,更追求“做万场讲座”,努力向法科学生、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普通公众传播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二版序言

初版序言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听取另一方的陈述

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之一)

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之二)

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正义根植于信赖

既听取隆著者也听取卑微者

一事不再理

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

无救济则无权利

如果原告就是法官,那只有上帝才能充当辩护人

疑义时,作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

任何人不得从其不法行为中获得利益

谁主张,谁举证

不能证明的事实就等于是不存在的

任何人均无义务指控自己

行使其权利的人,得视为不损害任何人

任何人在自己的案件中都不被视为可靠的证人

人的外部行为反映其内心秘密

谁来监督监督者

刑律不善不足以害良民,刑事诉讼律不备,即良民亦罹其害

公平游戏

刑事诉讼法是被告人权利的大宪章

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是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瑞华。

得书感谢您对《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企业刑事合规实战入门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汇总企业经营适用的各类法律文书。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刑事篇 电子书
由精神病学、心理学、法学等专家学者、法官及律师等共同完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与理解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
刑事案件促进公众认同的程序选择 电子书
为刑事诉讼程序设计如何采纳民意打开了另一种思路。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家事法研究(2018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8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