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记

武汉城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历史学家冯天瑜作序,读江城武汉,览百年风华。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共享遗产”的角度着手,以历史演进与思潮发展为经,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为纬,对武汉百年的城市规划与发展进行梳理,描绘出这座荆楚名城的历史品格。

白云千载,晴川历历,过去种种滚滚逝去,未来种种汹涌而至,这座刻录历史的英雄城市依然年轻活力,并且仍在承载与见证新时代中国人的智慧、坚韧与拼搏。

阅读武汉、记录武汉,为我们理解近代中国曲折辉煌的一百年提供了一个层次丰富的侧面。

作者简介

作者许颖,武汉大学国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城市规划博士后。现就职于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共享遗产委员会专家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汉城市史与文化遗产。

著有《武昌老建筑》《武昌地标》等,英文译著《武汉城市简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理解武汉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书写武汉历史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武汉三镇

第二节 从汉口开埠到武昌首义

第三节 革命中心、临时首都与文化名城

第四节 共和国的工业重镇

第二章 规划武汉 近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从租界规划到“一五”计划:近现代武汉的规划与建设方略

晚清时期武汉的规划

民国时期武汉的规划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的规划

第二节 武汉的近现代转型与中西文化交流

西风东渐——传教士来汉与城市转型发展

师夷长技——洋务派的城市改造

新旧交融——城市建设与城市转型

第三节 武汉的近现代转型与三镇融合发展

围——城墙、堤防与城市边界的变迁

合——桥梁、道路与城市缝合

聚——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

第三章 营造武汉 武汉近代著名事务所、建筑师及营造厂

第一节 武汉近代著名事务所

第二节 武汉近代著名建筑师

第三节 武汉近代著名营造厂

第四章 武汉“共享遗产” 从“西风东渐”到“中西合璧”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装饰艺术:武汉近代金融与公司建筑

武汉近代银行及洋行的发展

武汉近代银行建筑

武汉近代洋行建筑

第二节 从“学宫”到“殿堂”:武汉近现代文化教育建筑

武汉近代文化教育建筑发展概况

武汉近现代教会学校建筑

武汉近现代非教会学校建筑

第三节 家宅、里分与公寓:武汉近代居住建筑

大人物与小人物——社会转型中的武汉住宅

武汉近代公馆建筑

武汉近代里分建筑

武汉近代公寓建筑

第四节 传播与融合:武汉近代宗教建筑

圣堂与圣徒:有神自远方来,和而不同

武汉近代教堂建筑

武汉近代佛寺建筑

第五章 武汉“共享遗产” 从“师夷长技”到跨越发展

第一节 从“汉阳铁厂”到“红房子”:武汉近现代工业遗产

武汉近现代工业的发展

晚清民国时期的武汉工业遗产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武汉工业遗产

第二节 从江汉关到武汉剧院:武汉近现代公共建筑

武汉近现代公共事业的发展

晚清民国时期的武汉公共建筑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武汉公共建筑

第三节 跑马场、健身所与体育馆:武汉近现代体育建筑

武汉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

晚清民国时期的武汉体育建筑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武汉体育建筑

参考文献

武汉城记是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许颖。

得书感谢您对《武汉城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风物之美 电子书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都游踪,寻访诗意。在“华夏之心”重遇千年前的唐代。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 电子书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