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意思

文学的意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著名文学评论家黄子平代表作。用语言呼唤我们生命深处共同的古老记忆,直面人类共同的困境和前景。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黄子平的62篇随笔作品,共分三辑,分别为文学的意思、边缘阅读、害怕写作。

《文学的意思》是一系列最初连载于《文学自由谈》的专栏文章,旨在阐述文学的意义及趣味性;

《边缘阅读》则希望阅读者能保持旁观者的姿态,并养成一种读缝隙、读字里行间的阅读策略,将阅读当成文本与意义的游击运动;

因为“没有喜欢的害怕不是真害怕,没有害怕的喜欢不是真喜欢”而《害怕写作》,惟愿在语言暴力四处泛滥的今天,仍有人喜欢阅读,仍有人敬畏话语的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黄子平,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多年,并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代表作品:《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灰阑中的叙述》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辑 文学的意思

小引

有点意思

没意思

意思的“涌现”

陌生化

意思和意义

意思的传达

谈误解

说隐喻

读空白

“摆过来摆过去”

体裁的“误读”

文学与印刷

第二辑 边缘阅读

我们就在题目当中——《艰难的选择》小引

读生命的秘密——《秋萤》序

永远找下去——《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序

“文类之别”和“男女之别”——《男男女女》序

到激流深处去探索——《中国小说一九八六》序

“圭臬之死”?——《中国小说一九八七》序

好的中篇较多,好的短篇难寻——《中国小说一九八八》序

“新写实”来不及“主义”——《新写实小说选》序

逃向散文之乡

中国前卫艺术

返向一个失忆的城市

坐下来看风景的旅行者

关于树和人的现代寓言

夜行者的灵魂之音

迷宫内外的小型流浪

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

阿城读威尼斯

被诗歌烧伤的人

语言之肺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红楼精神

悲天而且悯人

哲人兼痴人

古籍的新读法——读金克木的随笔集《蜗角古今谈》

“革命·爱情·死亡”的神话

聆听话题的声音

莫言的《丰乳肥臀》

世纪末寒夜中不灭的烛光

此恨绵绵无尽期

“百科”香港“童话”香港——读西西的长篇小说《飞毡》

语言中的生存秘密——读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

“张腔”“胡说”忆前身——读朱天文的小说集《花忆前身》

沙之书

演戏或者无所为

书目和提要

第三辑 害怕写作

害怕写作

以“体裁”为重点的文学教学

学诗以言志

更衣对照亦惘然——张爱玲作品中的衣饰

故乡的食物——现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觉记忆

宵夜、消夜与夜宵

批评的位置与方法

白话经典·八股眼光·才子文心——金圣叹的“六才子书”及其评点在现代

书评五则

读书小札

漫说“漫说……”

如何在21世纪的香港用汉语写作

在词语的风暴中借诗还魂——读黄灿然的《哀歌》之一至之七

喜欢阅读

文学的意思是2022年由领读文化出版,作者黄子平。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的意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无法扼杀的愉悦:文学与美学漫笔 电子书
本雅明本书收入本雅明中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随笔,读来让人流连忘返,对当时的文化趋势也可以有很好的理解。
文学理论的实践视域 电子书
本书重在阐述文学理论的实践特质问题,并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探讨文学理论的功能、价值以及理论机制问题,在实践走向、范畴开掘、原理反思、理论演进等方面对文学理论实践视域的展开提出重要设想,并立足学科体系、教学状态、文学现实和地方本土文学文化资源,对文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打开封闭的文学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推进文学理论建设的可能性。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电子书
本书由“现代”烛照与史乘重释、历史个案与文学典型、历史人物与形象嬗变三编组成。包含:现代中国历史文学之经验、情爱传奇与历史风云——谭正璧的历史小说、孔子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重写、勾践形象在20世纪中国戏剧中的嬗变等11章内容。
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 电子书
日本汉学泰斗斯波六郎代表作,选取“孤独感”为关键词,遵循时代顺序,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进行细密解说。
深沉隐藏在表面:霍夫曼斯塔尔的文学世界 电子书
汉语世界第一部霍夫曼斯塔尔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