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同办案手记

天同办案手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指引青年律师在法律检索、案件评估、会见客户、证据运用、庭前准备、出庭技巧、类案研究、文书写作、心路历程等执业实操方面不断提升,习得天同独到经验,成为更专业的律师!

内容简介

天同律师事务所的年轻律师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在合伙人和资深律师的指导下,就涉及的法律检索、案件评估、会见客户、证据运用、庭前准备、出庭技巧、类案研究、文书写作、心路历程等执业实操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天同办案手记》。 《天同办案手记》是天同秉承分享与传承理念,指引青年律师不断提升,谙熟律师进阶之道,成为更专业的律师的制胜法宝。

作者简介

天同专注于重大复杂商事争议解决领域,为客户提供“诉讼+ 仲裁+ 执行+ 破产”四位一体的全流程服务方案,在各级人民法院及主要仲裁机构有着令人称羡的出色成绩。建所至今,天同始终坚持一体化管理,秉持专注的精神、极致的追求、创新的理念及开放的心态,以专业的律师团队、高效的工作模式及创新的工作方法,致力于成为最可信赖、最受尊重的伟大律师事务所。顺应客户需求,天同在多年深耕的基础上,从北京出发,在上海、深圳、南京、郑州、重庆、西安、三亚等地开设办公室,具备全国服务能力,让每一位客户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同等品质的法律服务。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法律检索篇

你应该建立的法律检索书库,这里都有003

检索效率太低?或许可以试试这个数据库   013

乘风破浪的律师也需要一份详尽的法律检索报告024

类案检索,你利用好了吗?   031

初年级律师开展案例检索的目的及类型039

第二章 案件评估篇

可行性与风险——案件评估的两个基本面向049

解锁案件评估报告的制作要点055

案件评估的思路拓展与转化   062

第三章 会见客户篇

律师与客户首次正式会谈的Q&A071

如何与客户沟通——决定律师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077

制作会谈笔录六步法084

如何签订“双赢”的委托代理协议089

第四章 证据运用篇

一审证据组织的体系化思维   107

带你看一场证据交换庭审背后的博弈   115

法官更喜欢这样的再审申请证据清单   123

如何收集“高利转贷”的证据129

建工案件证据材料组织:如何做好故事的二次创作   138

第五章 庭前准备篇

通过案件背景调查,在处理商事纠纷时做到知己知彼147

民事诉讼十二时辰——如何确定具体的诉讼请求154

民商事诉讼的基本功——律师应当如何阅卷160

案件汇报:如何在五分钟内讲好一个故事   165

第六章 出庭技巧篇

打造优秀开庭陈述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175

这样出庭更敬畏181

最高院民事再审听证的那些事187

庭审准备诀窍:辅庭律师的“小心机”193

律师代理工作不止于庭审197

庭审,这些细节你做到了吗?204

第七章 类案研究篇

类案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213

回归案件研究的基本面   220

执行案件中当事人及案外人的权利救济分析229

基于请求权基础方法的一则矿权纠纷案例分析   237

首例永续债券合同解除案所带来的法律风险246

到期债权的执行——代理执行行为异议一案引发的思考   252

如何拆解一份公报案例   266

第八章 法律文书篇

呈报文件准备九步法则   275

办案法宝!用好你手中的案件大事记   281

起草庭审提纲中的细节要点   288

再审申请书撰写的六项作业   295

一件案子,你至少需要这六份工作报告308

第九章 办案实操篇

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之理解与适用315

如何构建二审诉讼方案?322

化被动为主动,解锁财产查控新姿势   328

财产保全与当事人、案外人的救济程序335

执行异议之诉:原告律师需要注意些什么?347

敲黑板:原告代理人应注意哪些问题?356

竣工日期法律问题,律师需要注意什么?   362

该如何面对你?我的“金融消费者”   370

烘焙金融机构加速到期条款,律师需要这三昧真火   376

关于代理意见,律师需要注意的那些事382

司法鉴定程序中的律师工作要点   387

股权代持纠纷办案指引   391

执行监督Q&A399

一次到位 拒绝重复:电话咨询相关问题的注意事项

——新手诉讼律师的电话咨询指南414

上市公司股票的保全与执行   420

不重磅、非突发,但不可不知的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相关问题   427

发包方如何申请先予执行撤场?   436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印鉴的使用风险及防范  443

第十章 理论探讨篇

关于被告代理人的几点漫谈   451

脑图:从思考的“轴”生“维”   457

突破藏于细微处:深挖个案细节差异,明晰法律适用规则466

矛与盾的博弈——通知解除合同的不完全指南   474

第十一章 实用贴士篇

如何思考一个无从下手的法律问题483

这款“带案能手,述标之光”你一定要知道490

诉讼律师移情换位的“小”事清单499

诉讼律师的逻辑表达之道505

诉讼律师应具有的信息视角   512

律师如何做好书记员的工作助手   519

“咱能好好说话吗?”——诉讼律师高效语言表达训练攻略   527

你真的会提问吗?——如何起草一份问题清单   536

您有一份读懂法条的攻略,请查收!   542

复盘:律师精进的不二法门   550

案结事了?客户还需要这样一份结案工作报告   556

第十二章 心路历程篇

从法学院到律所——谈谈身份与方法的转变565

论“菜鸟律师”的自我修养   573

论“菜鸟律师”的自我修养:会客篇   580

律师养成记585

初入职场:如何快速成为一名成熟的辅庭律师   590

学习民法典要买什么书?601

律所新人如何快速实现角色转换与身份认同607

诉讼律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616

“令人心动的细节”——律师工作中的加分项   622

年轻律师如何从个案办理中思考   628

后 记635

天同办案手记是2022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天同办案手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 电子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投标法》颁布12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招投标市场不断壮大,行政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备,对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质量效益,预防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招投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规避招标或者搞“明招暗定”的虚假招
政府会计制度实务操作应用指南:条文解读+实操要点+案例解析(2021年版) 电子书
1.紧跟新法新规,原文深入剖析 严格依据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呈现“一笔业务,两种分录”新业务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思维,体现新旧条文的修订变化与重点事项,有效帮助读者厘清重要条文、构建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政府会计制度。读者可快速查阅制度原文,掌握条文规定与要求。 2.精解案例与例题,实务操作范本 精选了近200个实务案例,以案例为载体深入披露政府会计制度的条文规定,诠释政府会计制度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落地执行的操作方法,指导会计工作者正确、高效处理日常会计事务。而且,为会计核算原理搭配了相应的例题,帮助读者提升业务能力。 3.图文搭配,摆脱枯燥学习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条主线并行,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核心知识点,清晰准确地揭示了逻辑节点、会计核算要点,把体系庞大、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及操作规范分解成条理清晰的结构图表,让读者易懂、学透、会用! 4.政府会计制度编委会倾力打造,兼顾专业性与实战性 集合了众多会计专家、知名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打造出一本专业性的指导读本。讲解有深度,拓展有广度,以专业的知识水平与视角解读会计理论,并结合多年的培训实战经验,为读者搭建起准则、制度与实务工作的桥梁,教会读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准则与制度。
说书人与梦工厂 电子书
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学探讨,网文江湖的“百晓生”。
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控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目标读者: 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 培训管理岗位专员、主管、经理、总监等相关从业人员 企业大学负责人、培训讲师、培训专员、培训管理人员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实务操作的初学者 想要从事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 需要培训管理工具书的人员 想要获取或学习培训管理实战案例的人员 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企业高管、总经理 其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兴趣的人员 风险和利益,是企业家关注的两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家只有将风险和利益并重对待,才能够保证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目前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爆发率高、大的风险之一。法律风险一旦决堤,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为管理者/HR,你是否已经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法律意识不充分、用工体系不完善、规范化办公不全面、对劳动者管理不合法等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学会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用人单位如果不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意识,那只能是双方博弈中的失败者。 本书总结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阶段法律风险防控的关键技能、操作步骤和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了大量的实操案例,专注解决企业在法律风险的防控和处理层面的难题。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刑事篇 电子书
由精神病学、心理学、法学等专家学者、法官及律师等共同完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与理解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