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基特勒思想研究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基特勒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重构基特勒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媒介系统的谱系学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将围绕两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断裂点,即“话语网络1800”与“话语网络1900”展开。通过梳理基特勒与三条异质性的思想传统(麦克卢汉、香农与福柯)之间的对话关系。

第一章“理论框架”将从总体上勾勒基特勒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历史位置;沿着“母亲”、“诗歌”与“哲学”这三种浪漫主义话语的线性次序;

第二章“浪漫主义的线性回路”将讨论基特勒对“话语网络1800”的分析;

第三章“数据流的分化”则试图聚焦19世纪末诞生的三种“技术媒介”,并反思它们是如何在技术的物质性层面首次打破了文字媒介的垄断;

第四章“现代主义的离散节点”将会围绕斯托克的小说《德古拉》,弗洛伊德在世纪之交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标志着现代主义批评范式的“密码学”,透视基特勒对“话语网络1900”的论述;

在第五章中,本文将把基特勒的理论思想重新放置于当下的历史语境中,从而反思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的数字时代。

作者简介

作者车致新,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访问学者,目前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博雅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批判理论、媒介理论,电影、游戏与大众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赘言于先

绪论

没有“人类”的人文学

基特勒的文字生涯

第一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媒介不是人的延伸

第二节 信息论的历史化

第三节 “知识型”与“话语网络”

第二章 浪漫主义的线性回路

第一节 “母亲”的话语生产

第二节 “诗歌”与信息通道

第三节 “哲学”的功能与代价

第三章 数据流的分化

第一节 实在界的声学存储

第二节 想象界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机器书写与女性书写

第四章 现代主义的离散节点

第一节 《德古拉》:技术时代的元话语

第二节 精神分析与媒介换位

第三节 从阐释学到密码学

第五章 数字媒介批判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军事起源

第二节 软件不存在

参考文献

后记

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基特勒思想研究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车致新。

得书感谢您对《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基特勒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元宇宙与未来媒介 电子书
深度解读元宇宙与未来媒介的发展进路与产业动态。
中国农村的媒介使用与社会变迁 电子书
本书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媒介技术对农村生活的深刻影响。作者和研究团队横跨十余省,访谈了200余名在农村生活的人,他们的年龄从18岁到80岁,包括农民企业家、农民工、农村教师、农村大学生、农村干部等。本书通过三种媒介使用:信息传播媒介,交通媒介,广泛意义上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和事物,揭示了媒介技术对农村经济生产、社会交往、文化习俗、权利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重塑,记录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
文化主体性的思考(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 电子书
一部有关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研究著作,重新评价和解读各种社会现实问题。
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 电子书
国内学者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2016) 电子书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本书主要收集和梳理2015年话语体系研究领域相关文章,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归纳为“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与话语体系创新”、“人文视野中的话语体系建设”、“经济理论实践与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外交与国际话语权”等5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