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代同调:中国诗学论争的符号学考辨

旷代同调:中国诗学论争的符号学考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为符号的文字,不是能指所指的简单同构,而是能指所指的滑动共生。

内容简介

作为符号的文字,不是能指所指的简单同构,而是能指所指的滑动共生。在能指所指的滑动中,出现了能指偏向型、能所同一型和所指偏向型语言,即工具性语言、思想本体性语言和诗性语言。中国诗学论争正是能指偏向型诗歌和所指偏向型诗歌的论争。论争的具体表现为能指的游戏与意义的救赎、情生文与文生文、能指的膨胀与浓缩、雅化与随俗之间的论争。

作者简介

作者朱恒,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在《文学评论》《中国翻译》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所指偏向与能指偏向

第一节 诗学论争的两派溯源

第二节 诗学论争两派形成的语言学根据

第三节 诗学论争发生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兼善”与“偏美”

第二章 能指的游戏与所指的救赎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与文学自觉

第二节 “遣词皆中律”:文字的游戏

第三节 “不务文字奇”:意义的救赎

第三章 所指驱动与能指驱动

第一节 从四言到五言

第二节 情生文

第三节 文生文

第四章 能指的膨胀、浓缩与诗性生成

第一节 汉语的诗性

第二节 能指的膨胀

第三节 能指的浓缩与变形

第四节 现代汉诗诗性生成中的问题

第五章 能指的抽离与所指的沉潜

第一节 “高”雅:能指的抽离

第二节 “低”俗:所指的沉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旷代同调:中国诗学论争的符号学考辨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恒。

得书感谢您对《旷代同调:中国诗学论争的符号学考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