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7年卷上卷)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7年卷上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卷上册。

内容简介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设立“人文学科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影像史学研究”“口述史学研究”“清华简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书评”“会议综述”九个栏目,作者包括刘家和、瞿林东、郑师渠、晁福林、陈其泰、杨共乐、高岱、李国英等,内容既彰显了当前人文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又反映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简介

编者杨共乐,196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古代罗马史及中西古代历史比较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代表性著作有:《罗马社会经济研究》《古代罗马史》(与李雅书先生合著)、《早期丝绸之路探微》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多次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任中国世界上古史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是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也谈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问题

把握机遇 迈向新的振兴

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攀高峰,创“一流”

强化人文学科特色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人文学科在中华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充分认识人文学科的“双重任务”

从历史影像实验到“影像史学”研究

见证的危机:口述历史的证据问题

清华简《厚父》与夏代服制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与先秦“访问”制度

前四史中的“隐形史家”(下)

司马迁对六经的推尊、诠释与思想

唐代三史科名实考辨

帝王心事:南宋御书石经政治意图举隅

清朝《四库全书》馆隐没图书的另类手段

在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之间

试论缪荃孙的五代史研究:以《补五代史方镇表》为中心

试论章太炎的“信史观”

章太炎研究相关史实辨析三题

民国时期金毓黻在国史馆的修史活动述论

“屯田”与“乡遂”

蒙古文史著《金念珠》汉文史源考

《中国经史关系史》:一部深入研究中国史学史的力作

《汉代外交体制研究》与古典外交学的构建

宏阔精微 别开生面

区域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

从历史到史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稿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7年卷上卷)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共乐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7年卷上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北京大学史学丛书) 电子书
学术论坛“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论文集。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一 电子书
读懂《通鉴纪事本末》 领悟《资治通鉴》精华。
北京史学(2019年春季刊) 电子书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19年春季刊。
日本近世国学者的华夷论与自他认识 电子书
华夷思想是前近代东亚世界进行自我认识和他者认识的主要思维模式。本书以日本近世国学者的自他认识与传统华夷思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大国隆正的自他认识来探讨国学者华夷论的特点。
北京史学(2018年秋季刊) 电子书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20年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