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中国现代新诗和古典小说两个维度以个案的形式探讨讽刺文类在中国所面临的困境。
内容简介
孙恒存、马晶、李金凤编著的《讽刺文类研究》以讽刺文类为研究对象,以歌德和席勒为中心。讽刺文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以歌德提倡的讽刺诗文和席勒提出的讽刺感受为代表,《讽刺文类研究》对讽刺文类的读解是回到中国语境,从中国现代新诗和古典小说两个维度以个案的形式探讨讽刺文类在中国所面临的困境,既包含理论的爬梳又包括作品的细评。
作者简介
作者孙恒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已在《人民日报》《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州学刊》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合著、参编著作多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讽刺文类:面对讽刺修辞的挑战
第一章 讽刺文类
第一节 “讽刺”和“文类”的界定
一、“讽刺”的界定
二、“文类”的界定
第二节 讽刺文类的特征举要
一、讽刺的粗鄙性
二、讽刺的混合性
三、讽刺的对话性
第二章 讽刺诗文
第一节 讽刺诗文的古罗马传统
一、古代文类中的讽刺诗文
二、讽刺诗文的集聚性创作
第二节 讽刺诗文在近代的没落
一、讽刺诗文的近代承续
二、讽刺诗文没落的原因
第三章 讽刺感受
第一节 席勒的文类规范
一、历时性文类规范:由来和漏洞
二、感受的文类规范:理论的校正
第二节 讽刺的感受方式
一、“讽刺感受”的内涵
二、讽刺感受:潜在的解构力
三、讽刺感受的虚幻
第四章 讽刺文类读解
第一节 当代讽刺诗创作的理论诊治
一、何谓当代讽刺诗
二、讽刺诗历史文体的合法性
三、讽刺诗当代创作的需求度
四、诊治当代讽刺诗的创作
第二节 磨盘上空的鞭影——读郑梅珍的讽刺诗《奴隶》
第三节 论窃心案:细评“薛宝钗机带双敲”中的讽刺对话
第四节 讽刺舞台中叙事帷幕的“补丁”: 谈范进和范母的痰迷心窍
结论 困境与突围的边界
附录 “讽刺”源流——语言、文学和理论
一、讽刺:风、讽、刺
二、刺诗和杂文:中国讽刺文学
三、怨说及其衍释:中国讽刺理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期刊文献
三、外文文献
后记
讽刺文类研究是2013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晶。
得书感谢您对《讽刺文类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