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五期。
内容简介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
本书为第五期,着力对法伦理学、法理学、法哲学等领域的相关问题做了深入分析。
法律的自治不应该仅仅是对实在法的片面追求和机械贯彻,要保持法律的品质和精神,必须融入伦理道德的要素。一种适切的法律自治应是在注重实在法范畴的同时,对伦理道德给予适度的吸纳。
作者简介
编者侯欣一,男,1960年出生于辽宁锦西。曾就读于两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3年)和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先后任教于西北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从事中国法律史学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共产党法律史和中同近现代司法制度史两个领域具有一定造诣,代表作《从司法为民到人民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创制、运行及变异:民国时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百年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人与事》等,现任天津财经大学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委员会
自然法学专题
朗·富勒的法律秩序观
一 秩序与良好秩序
二 法律的内在道德
三 富勒对自然法传统的承袭与超越
四 结语
走向“第二洞穴”: 康德、维特根斯坦与“自然权利”
一 《自然权利与历史》的架构
二 “自然”和“自由”的分离
三 康德“二元论”的影响
四 结论:我们何以走入“第二洞穴”
为做错事的权利辩护
一 概念上的可能
二 足够的选择
三 选择有道德的生活
四 道德反思
五 作为自由权的做错事的权利
六 结论
自然法概念中的法律与道德
一 “自然”的概念探源
二 “自然权利”演变中的自然法观念
三 自然法作为道德理论与法律理论
约翰·菲尼斯的成就
司法伦理学专题
美国法律职业伦理哲学: 温情的历程
导言
一 第一次浪潮:法律职业伦理作为一个道德哲学问题
二 第二次浪潮:从道德哲学到政治哲学
结论 第三次浪潮
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制度研究
一 引言
二 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的互动
二 完善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的制度回应
三 结语
法政治学专题
意识形态与法律
一 导言
二 初始的难题
三 意识形态与法律关系的研究视角
四 法律中的意识形态
五 扩展意识形态概念
六 回到意识形态与法律
对政策性征税的合宪性控制
序论
一 政策性征税是否属于宪法上规定的征税
二 保持征税的基本属性
三 政策性征税对基本权利侵害的正当化
四 关于赋税不公平问题的正当化
结论
刑法学专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自诉路径研究
一 拒执罪案件审判实务的样本分析
二 拒执罪自诉程序运行困境及原因分析
三 完善拒执罪自诉程序的建议
法律史学专题
明代嘉靖时期海洋贸易政策在江浙地区的推行及启示
一 严格限制江浙地区的朝贡贸易
二 严厉打击江浙地区的民间贸易
三 江浙地方官制定“保甲”“连坐”之法
结论
从游民到贼盗: 古代游民群体“流氓化”研究
一 流氓的滥觞:游民群体的产生
二 量变中的恶:游民群体的三种分化
三 同归而殊途:恶的质变与贼盗问题
结语
人物访谈
论法哲学的基本范畴
特约专题
鹦鹉买卖与虎骨利用
提问&回答
附记
稿约
法律与伦理(第5期)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侯欣一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法律与伦理(第5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