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内容简介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以人为本”思想为理论依据,立足于我国社会转型期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共享失衡”的现状,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的成功经验为借鉴,构建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机制的理论框架,并依此框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苗瑞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厦门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供职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科研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省部市级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述评
一 对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思想的渊源探析
二 在有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研究成果中,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 主要创新点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思想的发展历程探析
第一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理论溯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是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理论源头
二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以人为本”思想是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思想的探索
一 中国共产党对“共富共享”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 中国共产党对“以人为本”文化发展思想的探索与丰富
第三章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科学内涵
一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主体——人民
二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客体——文化发展成果
三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主题——共享
第二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现实意义
一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二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是“以人为本”现代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三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体现
第四章 我国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现状、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我国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现状和问题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相对薄弱
二 城乡、区域之间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呈现不均衡
三 阶层之间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节 我国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思想观念因素: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参与过程中文化自觉的缺失
二 社会结构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下文化发展成果分享城乡间的不均衡
三 经济发展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文化发展成果分享地区间的失衡
四 财政体制因素:不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持的可持续性和均等性的缺乏
五 政府职能因素:在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下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制度保障的缺失
六 文化管理体制因素:公共文化决策和供给机制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欠缺
第五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分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模式及经验启示
第一节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分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模式分析
一 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念
二 法国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分析及其经验借鉴
三 美国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分析及其经验借鉴
四 英国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分析及其经验借鉴
第二节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分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现实启示
一 正确定位政府角色和职能,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
二 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公共文化资助模式
三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格局
四 积极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机制
五 以公民满意度为导向,构建科学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和公民参与机制
第六章 我国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机制设计
第一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治理机制
一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二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治理机制的构建
第二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投入机制
一 多元化的财力投入机制
二 多元化的人力投入机制
三 多元化的技术投入机制
第三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供给机制
一 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机制
二 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
三 数字网络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和渠道
第四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实现机制
一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含义及基本原则
二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的路径选择
第五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评估机制
一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二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第六节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公众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
一 公众需求表达机制的设计
二 公众参与激励机制的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苗瑞丹。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