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有着种茶、制茶、饮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在茶事发展、演变和推广过程中,先人们凭借其勤劳和智慧,不断创造种茶、制茶、煮茶等茶事技术,不断围绕茶开展一些有趣的“品茶问水”等交流活动,并不断总结相关茶事的经验以形成茶著。
本书还介绍了人们如何在在茶著的理论引导下在茶事活动中不断赋予和升华品钦香茗的文化内涵,逐渐把饮茶与人的精神世界融合起来,从而提炼和形成了中国茶道思想,为中国茶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书内容包括:饮茶小史、茶艺、茶道、茶馆、茶事之趣、茶人事略、健康饮品等。
作者简介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具有专业背景的资深学者,结合强大的百科资源而形成的专家作者与百科资源相结的编著队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序
引言
一 饮茶小史
1. 茶的起源
2. 西周到秦:茶兼有食用和药用双重功能
3. 汉代:茶兼具中药和饮品两种身份
4. 魏晋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期
(1)道家的仙丹灵药
(2)儒家的以茶养廉
5. 唐代:茶及饮茶习俗的推广普及
(1)贡茶的高贵
(2)赐茶的荣耀
(3)僧人与民间的饮茶
(4)茶文化开始向国外传播
6. 宋代:茶文化的繁荣与创新
(1)品饮方式之创新
(2)龙团凤饼,制茶方式艺术化
(3)茶马贸易频繁,政府设置茶马司
7. 明代:茶艺术的转变与创新
(1)茶类的新发展
(2)散茶促使饮茶的简洁化
(3)追求茶具的美观
8. 清代:茶背离传统的两极化发展
(1)现代茶馆引领民间茶饮
(2)奢华的宫廷茶宴
二 茶艺
1. “茶圣”陆羽的茶艺模式
2. 识茶优劣
3. 宜茶之水
4. 烹煮茶法
(1)煮茶法
(2)点茶法
(3)点花茶法
(4)毛茶法
(5)泡茶法
5. 饮茶环境
6. 茶 具
(1)种类繁多的唐代茶具
(2)讲究法度的宋代茶具
(3)去繁就简的明代茶具
(4)异彩纷呈的清代茶具
(5)花样繁多的现代茶具
7. 制茶工艺的演变
三 茶道
1. 《茶经》之道
2. 茶,缘法自然
3. 茶,可雅志
4. 茶禅一味
5. “三道茶”待客之道
6. 以茶为媒习俗
7. 茶寓意长寿
8. 茶道四真谛
(1)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核心
(2)静,中国茶道修习之途
(3)怡,中国茶道修习之感受
(4)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9. 中国茶德
10. 现代茶人精神
11. 中国茶道演变及推广
四 茶馆
1. 茶肆的出现
2. 茶肆的兴盛
3. 旧茶馆的繁荣
4. 近代茶馆的发展
5. 现代茶艺馆
6. 茶馆功能的演变
(1)消遣愉悦功能
(2)传播文化功能
(3)社会功能
五 茶事之趣
1. 智积禅师辍软
2. 陆羽鉴水
3. 斗茶之兴
4. 佛门茶趣
(1)玻璃盏的象征
(2)“吃茶去”
(3)三巡礼度
5. 茶宴之欢
6. 茶茗传说之趣
(1)碧螺春与“吓煞人香”
(2)乾隆与十八棵御茶
(3)阿虎之死与庐山云雾茶
(4)白鹤点头与君山银针
(5)宋种与凤凰水仙
(6)观音菩萨与铁观音
六 茶人事略
1. “茶圣”陆羽与《茶经》
2. 唐诗一奇葩:茶诗
3. 蔡襄与《茶录》
4. 宋徽宗赵佶与《大观茶论》
5. 孜孜追求的茶人张大复
6. 精于品茶的张岱
7. 朱权与《茶谱》
8. 乾隆皇帝与“三清茶宴”
七 茶——健康饮品
1. 茶成分研究
(1)维生素
(2)茶多酚
(3)咖啡碱
(4)多种有机酸
(5)其他营养成分
2. 饮茶的益处
(1)适量饮茶利尿解乏
(2)适量饮茶有助于预防辐射伤害
(3)适量饮茶有助于预防和抗癌,可抑制心血管疾病
(4)茶可以美容护肤、减肥、延缓衰老
3. 饮茶的忌处
(1)忌饮烫茶
(2)忌饮冷茶
(3)忌饭前大量饮茶
(4)忌饭后立即饮茶
(5)忌饮用冲泡时间过久的茶
(6)忌饮浓茶
4. 疾病患者应慎饮或忌饮
(1)胃病患者要慎重饮茶
(2)缺铁性贫血患者最好忌饮
(3)冠心病患者需酌情饮茶
(4)神经衰弱患者要适量、适时饮茶
10. 中国十大香茗
(1)西湖龙井
(2)碧螺春
(3)黄山毛峰
(4)庐山云雾
(5)信阳毛尖
(6)滇红功夫茶
(7)宁红功夫茶
(8)武夷岩茶
(9)铁观音
(10)普洱茶
结束语
附录 中国历史年代表
中华文明史话:饮茶史话是2009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文明史话:饮茶史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