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

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日本早期亚洲主义萌芽、发生和展开的“地图”。

内容简介

本书对近代以来日本“亚洲主义”的源流、兴起、发展、演变的早期历史,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东亚史”的宏阔视角,描摹出一幅日本早期亚洲主义萌芽、发生和展开的“地图”。

附录《善邻协会、善邻译书馆相关资料》系日本德岛县立图书馆所藏冈本韦庵文书的一部分,直观而细致地展现了日本早期亚洲主义思想与实践的变迁轨迹。

作者简介

作者狭间直树,著名中国近现代史学者,1937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产业大学教授,2001年出任孙中山纪念馆馆长,至2007年离任,被授予名誉馆长称号。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尤其擅长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国民党革命时期政治思想、民众运动史的研究,其对中日近代思想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也尤为深刻。著作包括《中国文明选·革命论集》(合著,1972)《中国社会主义的黎明》(1976)《东亚近代史研究》(合著,1980)《五四运动研究序说》(1982)《中国历史学的新浪潮》(与森时彦共同编著,1985)等。自1978年以来长年担任京都大学生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近代史共同研究班班长,组织集体的学术研究、出版活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解读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

前言

序章 何谓亚洲主义

1.亚洲主义的成立基础

2.亚洲主义的历史阶段划分

3.亚洲主义的研究史

4.亚洲主义与大亚洲主义

第一章 曾根俊虎与振亚社

第二章 兴亚会

1.兴亚会的创立与活动

2.中国方面的反应

第三章 亚细亚协会

1.从兴亚会到亚细亚协会

2.亚细亚协会在中国

第四章 东邦协会

1.创立与概要

2.与中国的关系

第五章 东亚会与同文会

1.东亚会

2.关于同文会

第六章 善邻协会──关于冈本监辅

第七章 善邻译书馆

终章 早期亚洲主义的历史意义——东亚同文会的成立

参考文献

索引

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狭间直树。

得书感谢您对《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印早期现代转型比较研究(1500-1800) 电子书
本书主要聚焦15-18世纪以来中国与印度的王朝帝国清与莫卧儿帝国及其向现代性转向的问题,试图从转型动力、模式及遇到的全球性挑战,去平视中印两个王朝国家与同期西方具有某些现代性因素的潜质,最终发现发展转型存在的文明梯度效应及梯度力作用的影响与客观动因,评析中印两个国家其转型失败的主体及其体行知用的得失。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电子书
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从局外视角,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以“小”生存的日本人:日本小巧文化的启示 电子书
5个方面阐述日本缩小型文化的特色。
日本侵占下东北经济的殖民地化 电子书
苏崇民著的《日本侵占下东北经济的殖民地化(侵略者是怎么干的侵略者都干了什么)(精)》所论述的是日本统治东北时期使东北经济殖民地化的整个过程,书中将193卜1945年间东北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从1931年到1936年是日本将中国东北的半殖民地经济初步变为殖民地经济的阶段。日本假手伪满政权以国有名义大肆侵占东北的铁路、银行、海关、工厂、矿山和土地,形成了伪满国家资本,建立起自己的财税体系,并
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中外联合研究报告(英文版) 电子书
本书是《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7)》的英文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收集整理其承办的2018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分论坛会议嘉宾学者发言并进行完善提炼而成的报告集,分为“主题报告”“亚洲文明的内涵与演化”“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亚洲文明互鉴的机遇与挑战”“亚洲文明互鉴的路径构建”六个部分,聚焦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通过与会专家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