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形包围

C形包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chao限战》是前沿军事理论家、军事评论家乔良少将和王湘穗教授合著的力作,该书由于准确预测了“9?11”事件,在美国及西方引起轰动,已出版日、意、法、英、繁体中文等8个版本,百万。被美国西点军校和美国海军学院分别列为学员必读书目和正式教材,更被意大利陆军总监米尼上将称为当代军事名著。近年该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已被美军写入新作战条令。此次全新修订版《chao限战与反caho限战——中国人提出的新战争观美国人如何应对》在保留原版chao限战的内容的基础上,集结了美国军方、政府、学术界和工商界应对chao限战的具体措施,全面展现中国的新战争观超限战与美国的反chao限战战略,探讨中国人提出的新战争观美国人如何应对,预见未来横跨军事、经济、金融、网络、资源、反恐等各领域的全方位战争图景。 此次全新修订版采取全新的装帧设计,正反两个封面,正面封面突出“chao限战”,翻开为“chao限战”的经典内容;反面封面突出“反chao限战”,翻开为“反chao限战”的内容。

继书《超限战》震撼中外、百万之后,作者乔良和王湘穗联袂推出《割裂世纪的战争——朝鲜1950-1953》,根据大量国外资料,以全新的视角,采用完全不同的写作方式,以历史时间顺序,用影响朝鲜战争发展进程和走向的50个关键人物,串起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历史。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关键意义,作者将朝鲜战争定义为“割裂世纪的战争”。本书史实准确、资料详实,以关键人物战场内外的故事展现历史,鲜活生动,可读性极强。

《三居其一》内容介绍_中国的复兴,需要对世界局势有正确的判断,并据此确定国家大战略。 顶层智囊、问题专家、《超限战》作者王湘穗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淀十八年扛鼎之作!以清晰的逻辑分析未来世界的格局及发展走向,立足中国的国家利益,提出理性、合理的中国大国发展设想。 结合国家“”倡议,在战略层面,分析“”的战略目标与终归宿;在具体操作层面,分析“”倡议落实中面临的难点,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美国一家独大已然不可能,中美两个“大国”共治世界更加不可能,也难以容纳多样性的未来世界走向,解决不了当代的难题,世界面临“天下三分”的大势。新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应该“三居其一”的定位。这不是缺乏国家抱负,而是基于世界大势、中国特点的大国复兴合理路径,是中国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危机的战略选择,更是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生存之道。 为国家谋未来,为中国的复兴提供符合世界大势的战略思路。顶层国家智囊、《超限战》作者王湘穗,又一前瞻战略力作!

《C形包围》(修订版)是戴旭结合数年战略研究,重新铸就全景式世界政治、军事巨作。在本书中,戴旭大校对中国周边安全局势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聚焦东北亚、中亚等热点地区,大胆分析中国国家安全与军队建设。在本书中,戴旭大校创造性地提出美国对华实行“C形包围”,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观此文,会让如今的中国人——大部分被盛世、崛起、和谐等药熏得迷迷糊糊、形同梦游乃至娱乐至死的中国人,突然清醒并惊出一身冷汗。

《C形包围II:Q形绞索》是戴旭延续《C形包围》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近年来时事走向著就的z新政治、军事巨作。从“C形包围”到“Q形绞索”,美国对华包围再升级!美国已经将一根绳子放在中国的脖子上,这个致命的“弧”包括澳大利亚、太平洋的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泰国、冲绳、韩国,在欧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和印度。这就是所谓的“Q形绞索”。对手做局,中国如何破局?戴旭全新解读美国对华战略,仗剑问道明日中国!

  《帝国之弧》是乔良将军“帝国论”系列三部曲的一部。这是继“超限战”之后,作者的又一力作。十几年来,乔良将军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充分结合国内外形势,冷静透析热点事件,直入事件内核,不但对美国金融霸权演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使读者明晰金融在大国战略博弈中的重要地位;也对美国对华战略的发展走势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探讨了中国的应对之策。作者在《帝国之弧》一书中时而冷静分析,鞭辟入里;时而满怀激荡,真知灼见迸发其间。可以说《帝国之弧》是欲了解世界发展趋势、了解政治、军事、经济走向的读者不容错过的佳作。

作者简介

  乔良,大学教授,空军少将。我国前沿军事理论家、军旅作家,空军专家委员会委员,火箭军军事理论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1999年,他与王湘穗合著的军事理论著作《超限战》出版,该书由于准确预言了“9?11”事件的发生,在美国及西方引起震动。被美国西点军校和美国海军学院分别列为学员必读书目和正式教材,更被意大利陆军总监米尼上将称为当代军事名著。近年该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已被美军写入新作战条令。    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空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航空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理事。

戴旭,大学副教授,空军大校。代表作有《C形包围》《盛世狼烟》等。提出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和对华战略围堵战略;提出中国需要新型军队,中国新型军队要奉行鹰击战略,树立蓝色观;提出中国军队要有八千里外拦截战争的能力。近年来,参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连续发表《中国政治安全与美国第五纵队》《美国中情局是如何在操纵的》《互联网 战争催生第七代战争》等文章。

章节目录

《超限战》目录

中文再版自序

中文三版自序

《超限战》的诞生源于中国现实/法文版序言/法国陆军中将米歇尔·简

中情局误译误读别有用心/作者为《超限战》法文版所撰写的序言

超限战:第四“福音书”/意文版序言/意大利陆军上将米尼

“9·11”的悲剧不可避免/日文版序言

序 论 海湾战争改变世界

上 卷 论新战争

第章 总是先行到来的武器

第二章 战神的面孔模糊了

第三章 背离经典的经典

第四章 美国人在大象身上摸到了什么

下 卷 论新战法

第五章 战争博弈的新着法

第六章 寻找胜律:剑走偏锋

第七章 万法归一:超限组合

第八章 必要的原则

结 语 化时代的超限战

本书自创词表

附录一 超限战与现代战争

附录二 从“妖魔化”到学理化——对《超限战》评介的流变

附录三 超限战:寻求均衡者——《简氏防务周刊》对《超限战》的评价

附录四 国家与新恐怖主义之间的角逐——超军事界限的战争

附录五 “9·11”周年祭——21 世纪真正开端

附录六 《超限战》的历史传承及对霸权主义的警示

附录七 自“超限战”中和平崛起:针对中国特点的大战略

中文初版后记

中文再版后记

中文三版后记

反超限战部分

序 超限战冲击了美国精神,应对超限战亟须多维合作

后“9?11”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改革

塑造国家弹性,应对超限战争

跨部门合作应依靠但不依赖分析支持

跨部门合作的情报支持

网络:攻击关键基础设施的脆弱入口

网络战:美国面临的严峻威胁

应对网络战的战略和战术

构筑网络弹性,确保网络安全

资源供求与资源战争

争夺资源:冲突和竞争的边界已然模糊

应对资源战:保卫关键基础设施

应对《超限战》中的经济战和金融战

附录:问答实录

《割裂世纪的战争——朝鲜1950-1953》目录

序 迟到十六年的纪念

楔 子 博尼斯蒂尔上校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第部 过早到来的顶点

罗斯福投下的巨大身影

金日成和李承晚各自找到了统一朝鲜的支持者

艾奇逊 180 度大转弯

柴成文由赴东德改成了去朝鲜

麦克阿瑟摆下 50000:5 的赌局

雷英夫预测出美军将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陆

克拉克上尉按时点亮了八尾岛灯塔

潘尼迦大使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传递口信

作出了他平生困难的一个决定

第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

入朝第天即遇险

邓岳师长布下“口袋阵”

厄运当头的沃克将军

威洛比少将断定“山那边的敌人不会介入战争”

一枚凝固弹击中了

第二次战役之西线 (1950年11月25日)

梁兴初咬着牙说这次要打他个狠的

劳伦斯·凯泽师长走上了“印第安笞刑场”

第二次战役之东线 (1950年11月27日)

宋时轮与阿尔蒙德顶牛

弗伊斯中校的第 31 团不存在了

“朝另外方向进攻”的史密斯将军

第二部筋骨与钢铁的较量

伍修权“大闹天宫”

第三次战役 (1950 年12月31日-1951年1月7日)

史蒂柯夫大使要彭怀“把敌人赶下海去”

的“官方明信片”

第四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

李奇微发现了“阿喀琉斯之踵”

杨迪在横城捡了一次“洋捞”

“烂醉如泥的夜晚”杜鲁门下达了撤职令

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22日-5月22日)

范弗里特和“范弗里特弹药量”

天王老子也不怕的王近山疯不起来了

第三部无法打破的僵局

转入阵地战 (1951年6月)

邓华找到了对付“磁性战术”“火海战术”的办法

凯南,冷战思想家变成了和平使者

解方受命去开城“耐心地谈”

白善烨在谈判桌上什么也没有得到

应该把勋章授给洪学智

王海们的“米格走廊”

不肯说谎的沃克·麦·马胡林上校

黄继光的脊梁骨

想“用枪猎取和平”的艾克

斯大林在去世前摇动了橄榄枝

克拉克将军“随时准备着”

给李承晚后一击的杨勇

用“海立胜”的名字签署停战协定的哈里逊

结 语 越过战争的肩头向更远方眺望

后 记

附 录 主要参考资料

《三居其一》目录

序 中国复兴的大战略/ 5

第章 源自历史的提示 / 001

蜿蜒的历史长河 / 002

农耕主导的时代 / 005

化的高涨与低潮 / 008

西方:从海洋兴起 / 014

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化 / 017

东亚的陆沉 / 019

世界力量中心的转移 / 021

暴力的清道夫 / 024

资本一统世界 / 026

百年周期律 / 030

漫长的20世纪 / 033

合久必分:排他之果 / 038

第二章 天下三分的世界大势 / 043

旷世危机引发天下大乱 / 044

特朗普困境 / 046

美式化的终结 / 049

欧共体的建构与危机 / 052

面临重构的欧盟 / 055

中国的重新崛起 / 057

13亿国民的共同体 / 062

寻求超国家的合作 / 063

三个“20万亿美元俱乐部” / 067

洲域共同体的结构 / 070

走向多中心 / 072

第三章 泛亚共同体:中国的立身之所 / 075

共同体概念及当代意义 / 076

由家到国的共同体 / 080

泛亚共同体 / 083

40亿人的超国家合作组织 / 087

建设泛亚共同体的要素 / 092

摆脱落后的宿命 / 095

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 098

渐进完善的组织架构 / 102

相互包容与认同的理念 / 106

关键国家和次区域 / 108

办好天大的难事 / 111

第四章 “”的缘起与归宿 / 115

中国的愿景 / 116

政策沟通:“一带一盟”的启示 / 120

设施连通:当代“车同轨” / 122

统一的区域贸易市场 / 127

资金融通的泛亚新币缘圈 / 129

民心相通:增进共同体的认同感 / 134

积跬步以至万里 / 138

第五章 寻求共同的安全 / 139

失去祥和的危境 / 140

博弈“世界岛” / 144

防止爆发大战 / 147

泛滥的“溃疡面战争” / 151

中俄筑底的安全框架 / 154

超国家的新安全观 / 158

创新安全机制 / 160

以更低安全成本保障发展环境 / 162

第六章 中国崛起须顺势而为 / 167

顺应大争之世 / 166

走好并行线 / 170

建立泛亚币缘圈 / 174

保持陆海新均衡 / 178

冤家:博弈式共生的中美 / 182

构建新时代的仁智体系 / 186

后记 / 192

《C形包围》目录

前 言 《C形包围》与《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3

第章 C形包围/ 001

2030:中国面临被肢解的命运/ 002

第二章 窥破玄机/ 053

美国有一种“世界大战”幻觉/ 054

中、俄:“美帝”霸权的两大门槛/ 059

第三章 中亚逐鹿/ 063

俄格冲突背后的美国大战略/ 064

2008:美国封堵俄罗斯/ 069

2009:俄罗斯对美国发起战略反攻/ 077

俄罗斯军改将震动苏式军事体系国家/ 082

俄罗斯加速军事改革的八大启示/ 088

第四章 东亚战鼓/ 095

从大战略看日本的“右转”/ 096

日本才是真正的韬光养晦/ 109

石原们:“你”为了“谁”而赴死?/ 117

牛与狼:一语说尽千年中日关系的实质/ 125

中日隔着琉球,哪有东海争端?/ 133

C形包围下的朝韩炮战和美日军演/ 138

第五章 思考中国军队/ 147

8000里外拦截战争:未来中国新型空军遐想/ 148

观摩中国陆军演习/ 160

中国新军事变革的突破口在陆军/ 170

疾进南沙,经略未来/ 176

维护海外利益,须建海军/ 182

第六章 国策·军策:中国国家战略定位/ 187

中国国家战略定位与军事变革/ 188

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 215

未来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判断及相关对策/ 219

三重危机是中国发展转型的战略机遇/ 226

御敌于国门之外:2008年特大雪灾的战争警示/ 239

意识是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247

《C形包围II:Q形绞索》目录

前 言 从C形包围到Q形绞索/ 3

第章 200年,从殖民地到世界,美国为什么能?/ 001

美国迅速发展之谜一:扩张扩张再扩张/ 002

美国迅速发展之谜二:抓住战略机遇期,不断对外扩张/ 015

第二章 穿军装的美帝国/ 033

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看美国:冒险意识、尚武精神与

大国外交思维/ 034

内柔外刚——美国的文官政治和军人总统/ 055

全民配枪的社会和战争工业经济综合体/ 058

第三章 美帝国的基因/ 063

深度解析美帝国产生的基因/ 064

美帝国还有500年?/ 075

第四章 美帝国的大脑/ 083

美帝国的国师们:麦金德、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 084

美国的大脑:兰德公司及其他智库/ 098

温柔帝国刀和聪明的纸老虎/ 105

向伟大的战略对手学习/ 112

第五章 美帝国军团和战略盟友/ 127

美国称霸世界的五大军团/ 128

战略盟友们:美国的三大跟班和三群走狗/ 161

第六章 美帝国的三大对手/ 167

美国的战略对手们:欧亚大陆三剑客/ 168

击毙本·拉登,抓住中国龙:美国征服世界战略的第二阶段/ 184

第七章 美国开启空天帝国时代/ 203

在陆地和海洋帝国之后,开启空天帝国时代/ 204

美帝国的新保镖:天军、网军,一起走向“冷”战争/ 216

第八章 美帝国的梦想与行动 / 229

美国21世纪的世界帝国战略:立体分割、各个击破欧亚大陆/ 230

帝国新目标:21世纪肢解中国及征服世界路线图/ 240

帝国的“计划生育”:清除第三世界?/ 249

第九章 美帝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261

山巅之国,还是世界公敌?/ 262

一个没有的世界??/ 271

后 记 “征服”美国:美国衰落与世界大变局/ 274

《帝国之弧:抛物线两端的美国与中国》

自序:当帝国即将成为过时的话题引言:“9?11”,美国国运的拐点

一.帝国前史:老欧洲没落与美国的崛起

美国是个帝国吗?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如果说是,美国却分明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它没有海外殖民地,也不从其打仗占领的国家公开地掠夺资源财富,更不驱使奴役占领地的人民。从这几点来看,美国完全不像一个帝国。但如果据此判断美国不是帝国,那美国为什么追求霸权,并且实实在在拥有霸权—美国在近40多年里,用美元构筑的金融体系将整个世界带入的金融文明而从获利。那么,美国是如何成为史上新也强盛的帝国的?

1.用资本的方式理解战争

2.被忽视的资源和资本能力

3.同盟国:鲜血与资本的劣势

4.协约国: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

5.的受益者只能是美国

二.金融殖民;货币的历史逻辑和轨迹

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那么,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个悖论的呢?

1.新殖民主义:“绿纸”换实物

2.经济化的本质是美元化

三.金融魔杖: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

(美联储)你们可以谈论,就是不许谈论美元。这是禁忌,美国人对这一关乎美国国家生存的话题讳莫如深。

所以,要了解美国的国家战略,好不要听美国人说什么,而是要了解美国的生存方式。美国人会告诉你许许多多它的国家战略构想,而所有这些战略构想的背后,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美国在这个世界上的霸权地位。那么,美国人极力要维护霸权又是为了什么?答案也只有一个:为了延续美国作为世界上大国的国家生存方式。

1.美元指数周期律:“过山车”与“剪羊毛”原理

2.美元之祸1:拉美金融危机

3.美元之祸2:东南亚金融危机

4.金融海啸搅了第三次“剪羊毛”的美梦

四.硝烟背后:美国为何而战

也许,不能说美国人酷爱战争,但实际上美国总是需要战争。过去20 年里,美国是世界上连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因为这四场战争,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战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且冠冕堂皇,谁会把它们与一张轻飘飘的绿纸联系在一起?20 年间四场战争,美国人为什么开战?

1.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了石油?NO!

2.科索沃战争剑指欧元

3.阿富汗反恐:打回资本对美国的信心

4.“快速打击”:用战争快变量控制资本流

五.世纪之问:金融战与阴谋论

很多经济学家,对于金融战和阴谋论这样的说法都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原因有二。是因为这两个词,无论是金融战还是阴谋论都不是术语;第二是因为许多学经济、学金融的人,他们从课本上从未接触过这类内容。所以他们本能地排斥这些。但我要问,如果我们看到的某些客观事实与我们所学到的理论不一样,我们会去修正谁?是修正我们的理论,还是去修正客观事实?既有的理论和实事求是谁更重要?这才是问题的出发点和分歧点。

1.谁用货币绑架了世界

2.金融战是战略工具还是夸张比喻

3.阴谋论本身就是阴谋

4.“金融殖民”是耸人听闻还是当下现实

5.中国人的财富如何成了华尔街的盛宴

6.寒冷的冬天正在来临

六.重振或衰落:美国战略大调整能否避免颓势

2012 年一开年,美国即高调宣布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经济、军事、外交、安全,多管齐下,动作频频。特别是奥巴马总统与部长帕内塔、参联会主席邓普西,联手发布《维持美国领导地位:21 世纪世界优先任务》的战略评估报告,更引起一片热议。美国究竟意欲何为?这次调整的背景原因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美国是否可以通过这次调整挽回颓势,避免衰落?都需要世人悉心揣度,深入探究。

1.清醒又无奈的选择:战略重心东移

2.N多个因素促美战略调整

3.与战略收缩态势匹配的新军事战略

4.深度展望:这次是否真的衰落?

七.谁将崛起:当美国自己击倒自己时,中国该做什么

从修昔底德开始,谈论帝国衰落的话题就从未间断,因为人们眼睁睁地看见过一个又一个帝国在眼皮底下走马灯似的兴起又衰落,甚至谈论世界史上大也是后一个帝国—美利坚帝国的衰落,这一话题也已被人争吵了半个世纪,早已不再新鲜。真正新鲜的是谁敢预言:美国将在何时,因何种原因,以何种方式衰落?这才是真正新鲜的话题。很可惜,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做出这样的预言。更不要说预言美国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谁将是美国之后的继任者了。

1.保罗?肯尼迪为什么没有言中?

2.虚拟经济吃尽了货币霸权的红利

3.美欧反目,资本争夺与金融资本主义的毁灭

4.互联网,大的创新消解后的帝国

5.祈愿:命运之神眷顾中国

附录一:金融化与财富转移

附录二:大国崛起要有大智慧

附录三:大时代来临前的大国较量

后记

C形包围是2017年由长江文艺 文汇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乔良。

得书感谢您对《C形包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独霸中东:以色列的军事强国密码 电子书
强敌环伺下的弹丸小国何以成为军工强国?一份来自前线的调研报告,一部有血有肉的以色列史。
兵棋总体设计 电子书
基于作者多年来多款兵棋系统总体设计与研发的经验教训,考虑到目前出版的各种书籍已对兵棋进行基本理论的介绍,本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总体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思路、方法。其中,基于实践经验,将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方法,区分为军事需求分析、总体架构设计(总体之总体)和功能性能总体设计等三个层次,以及推演准备、实施、总结和基础支持等四个方面。同时,为了提高书籍的趣味性,每章都增加一个小节简要介绍国外知名的兵棋专
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徜徉于“长安与河北之间”,带我们走进唐代历史的另一种表达。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电子书
一本系统了解香港的便捷工具。
马克思与韦伯社会理论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围绕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深入阐释了马克思与韦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