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办女学,兴女界,形成现代女性形象和气质,路途艰辛,给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游移、视觉、形象——三个话语实践带你轻轻撩开晚清女学的面纱。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近年来第一本探讨晚清天津女子教育的专著,以此时期天津大小37所女学、1000多名女教习和女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由此生成的现代女性形象和女性气质。晚清女子教育初兴,如何应对、认知这些女教习和女学生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成为女学发展之关键所在。就此,本书选择三个与晚清女学密切相关的话语实践进行深入分析:身体和图像的游移、视觉建构和形象制造,即女学师生的身体及照片在实际的和虚构的公共空间中的流动、画报在视觉层面上对女学生、女教习和女校的再现和建构,以及新女性典范形象的制造和传播。
本书认为,晚清天津女学,或者更普遍意义上的近代女学,不是一个简单的以校园为中心、在师生之间传递知识的教育过程,而是各类参与者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重新探索社会规范、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这其中充满对话、磋商甚至矛盾。一方面,女学参与者赞誉女学之现代性,推崇文明女教习和女学生形象;但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主动借助传统的性别意识、社会规范以及文化惯例来确立女学的现代边界,将女学这一新兴事物去陌生化,使得女学真正在认知层面和日常层面沉淀下来,成为实际的社会存在。
作者简介
作者秦方,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妇女史和城市史研究。在 Ming Studies ,《近代史研究》、《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撰写《旧中国三教九流》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话语背景:“女界”与晚清女性形象分析
第一节 在教化与文明之间:“女界”初现
第二节 “女界”与近代两性关系之转变
第三节 “合群”书写下的女界与国家民族主义
结论
第二章 历史背景:晚清天津女学图景
第一节 从天子渡口到通商口岸
第二节 天津女学全景图
第三节 官立、公立和民立女学
第四节 借才异地
结论
第三章 何处是归处:晚清天津女学师生的游移经验
第一节 从幽闭到释放
第二节 行旅与身体游移
第三节 照片与形象游移
结论
第四章 暧昧的凝视:晚清天津画报中的女学呈现
第一节 近代画报与“图像转向”
第二节 分裂的画报,破碎的启蒙
第三节 晚清天津女学的视觉呈现
结论
第五章 制造吕碧城:晚清女性公共形象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晚清女性典范制造机制
第二节 擅旧词华,具新理想
第三节 擅新文体,具新思想
第四节 擅旧文体,具旧思想
结论
结语
附录一 晚清天津历次女学调查表统计
附录二 晚清天津各女学堂名称、成立时间及地点
参考书目
“女界”之兴起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秦方。
得书感谢您对《“女界”之兴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