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

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通过考察宋代科举的发展、嬗变,关注宋代官韵系韵书的沿革、修订及增补。

内容简介

本书将研究对象置于宋代科举史的大背景下,通过考察宋代科举的发展、嬗变,来关注宋代官韵系韵书的沿革、修订及增补;以《礼部韵略》系韵书为研究主体,以揭示该系韵书自身的特点为思考问题的起点和归宿,旨在釐清其体例的演变、渐次增补的脉络及与相关韵书的关系,为构建宋代韵书史、音韵学史提供依据;以《广韵》《集韵》为参照,为全面、系统考察《礼部韵略》系韵书拓宽研究空间。

作者简介

作者李子君,1972年生,河北唐山人。文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的教学与研究。现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文前彩插

摘要

“善学者尽其理” ——李子君《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序

绪论

第一节 宋代科举的诗赋取士及官韵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一章 《礼部韵略》概况

第一节 《礼部韵略》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宋初韵书的编纂

第三节 宋初韵书更迭频繁的原因再证

第四节 宋人对《礼部韵略》系韵书的著录

第五节 《礼部韵略》在宋代的功用

第六节 宋人对《礼部韵略》的增补

第二章 《礼部韵略》研究

第一节 国内新发现北宋本《礼部韵略》刊印时间考辨

第二节 日本真福寺藏北宋本《礼部韵略》版本考

第三节 《礼部韵略》的体例

第四节 《礼部韵略》的字数、纽数、圈数

第五节 《礼部韵略》小韵、韵字的排列次第

第六节 真福寺藏《礼部韵略》墨围勘误

第七节 《礼部韵略》异读考论

第三章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关系之检讨

第一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上平声异同之统计

第二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下平声异同之统计

第三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上声异同之统计

第四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去声异同之统计

第五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入声异同之统计

第六节 结论

第四章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研究

第一节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版本考述

第二节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的字数、纽数、圈数

第三节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对礼部“续降”韵字的安置

第四节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的异读

第五节 《礼部韵略》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反切的差异

第五章 欧阳德隆《押韵释疑》研究

第一节 欧阳德隆《押韵释疑》

第二节 《押韵释疑》与《礼部韵略》注释之比较

第三节 《押韵释疑·拾遗》

第四节 《押韵释疑》对礼部“续降”韵字的安置

第六章 郭守正《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研究

第一节 郭守正《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第二节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反切之比较

第三节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小韵之比较

第四节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注释之比较

第五节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对礼部“续降”韵字的安置

第六节 《押韵释疑》与《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之比较

第七章 《九经补韵》《魁本足注释疑韵宝》及其他

第一节 杨伯嵒生平与《九经补韵》概貌

第二节 《九经补韵》所补韵字

第三节 《魁本足注释疑韵宝》

第四节 《新编分类增注正误决疑韵式》及其他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子君。

得书感谢您对《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