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形而下之理的探讨激发出新的理论能量。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部讨论了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整体结构,特别是他在经验研究中折射出来的原理性假说;第二部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生在日本的昭和史论争。
本书通过对这两个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如何破除静态的知识感觉,建立把握动态过程的认识论课题。在形而下层面建立多元的普遍性,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相似性进入差异,并进而在差异状态中理解差异。为此,不仅需要哲学认识论的翻转,而且需要对经验的重新认识。破除旧形而上学的干扰,把世界视为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这个恩格斯留下的思想课题,通过形而下之理的探讨激发出新的理论能量。
作者简介
作者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专业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竹内好的悖论》《文学的位置》《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序 在形而下层面结构原理
第一部 探寻历史的“基体”
上篇 在中国的历史脉动中求真
下篇 中国历史的“向量”
第二部 历史与人
上篇 现代史书写与“国民体验”
下篇 现代史书写的认识论转换
后记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是2017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歌。
得书感谢您对《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