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新编历史小丛书)

辛亥革命(新编历史小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辛亥革命亲历者、“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关于辛亥革命的回忆。

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一书由吴玉章撰写的《论辛亥革命》与《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组成。

这本书是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辛亥革命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书中,吴玉章说:“我自己的思想也是随着时代思潮而前进的。”“我特地把五十年的往事写了出来,让年青的同志们知道他们的前辈曾经受过多少的苦难,而当时的志士仁人为着摆脱这种苦难,又经历过多少的斗争,抛撒过多少的鲜血。”

尤其是那篇长达七万余言的《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是吴玉章不顾高龄,求真务实,坚持写作,勤奋工作的结晶,其“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不倦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吴玉章在字里行间,深情地回忆了辛亥革命的许多生动而翔实的历史事件和场面,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人读来热血沸腾,产生共鸣,心怀感动,不仅增长知识,广博学问,而且还能提高修养,陶冶情操。

作者简介

作者吴玉章,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吴玉章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1922年到1924年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校长。1948年任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校长,1950年至1967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篆刻

编委会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为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而作

序诗

一、 甲午战败,震动人心

二、 变法维新,昙花一现

三、 余栋臣起义。义和团运动

四、 浮槎东渡

五、 一九〇三年的拒俄运动

六、 在成城学校

七、 一九〇五年的反美运动

八、 同盟会的成立

九、 反对“取缔规则”的斗争

十、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斗争

十一、 武装起义的失败

十二、 办《四川》杂志

十三、 暗杀活动的风行

十四、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起义

十五、 铁路风潮

十六、 荣县独立

十七、 武昌起义

十八、 内江起义

十九、 重庆军政府的军事裁判会

廿、 南京临时政府

廿一、 袁世凯窃国成功

廿二、 回川之行

廿三、 二次革命失败,继续追求真理

跋 语

论辛亥革命

附录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大事记 (一八九四——一九一二年)

出版说明

辛亥革命(新编历史小丛书)是2019年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吴玉章。

得书感谢您对《辛亥革命(新编历史小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编国学读本 电子书
本书选用综论与原典摘选相结合的体例形式,将国学基础知识按思想内容划分为七个学生较感兴趣,而又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专题,配合尽可能详尽的注释、与主选文相关的课外阅读延伸材料、发散性较强的思考与探讨习题。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北京大学史学丛书) 电子书
学术论坛“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论文集。
历史哲学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厦大开设“历史哲学”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是我国第一本以”历史哲学”命名的学术著作。朱谦之在此书中不仅系统阐发了他的历史哲学理论,而且还运用历史哲学的理论方法来解析世界哲学的发展历程。与梁漱溟探寻东西哲学的不同发展路向有所不同,朱谦之则探寻东西哲学的共同发展路向。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清水江研究丛书(第1辑)) 电子书
本书以乡村集市的建立为切入点,讨论小江地区的移民对区域社会的运行、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