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乐到演剧:明代复古乐思潮的消长

从礼乐到演剧:明代复古乐思潮的消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近代以来,传统演剧主要是在文学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等西学东渐之后的学科分类体系下作为研究对象而受到关注的。相关研究尽管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在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礼乐为核心的文化建制方面,尚未能尽如人意。

内容简介

2006年,李舜华教授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一书,曾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同行们无不眼睛为之一亮。2018年,李舜华教授又奉献出十年磨一剑写就的新著《从礼乐到演剧:明代复古乐思潮的消长》,该书在前一本著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体现出更宽广深邃的学术视野和更大的学术雄心。

从时间跨度看,新书将考察的范围由明前中期扩展到了整个明代。但所作的新的拓展,主要还不是体现在考察时段的延长,而是思维空间的扩大。前书具体考察明前中期礼乐与演剧的关系,新书则力图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乐学体系及其演变这个大框架内,以明代乐学复古思潮的演进及其影响为线索,来观察明代的戏剧以至整个文学艺术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李舜华,江西广昌才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主治元明清文学,现方向为乐学与诗(曲)学。已出版专著《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2006年)、《明代章回小说的兴起》(2012年)两种,发表论文《魏良辅的曲统说与北宋末以来音声的南北流变——从〈南词引正〉与〈曲律〉之异文说起》(《文学评论》2016年)、《从诗学到曲学:陈铎与明中期文学复古思潮的滥觞》(《文学遗产》2013年)等若干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引 传统曲学研究新路径的提出

一 重辨复古(乐)思潮与师道精神的文学史意义

二 明代乐制的更变与复古乐思潮的消长

第一章 明代教坊制度的兴衰

第一节 明初教坊制度的构建

一 教坊司 附太常司(寺)、钟鼓司

二 富乐院 附丽春院(园)

三 十六楼

四 勾栏 附瓦舍

第二节 南教坊的兴衰

一 南教坊制度的兴建

二 教坊六院的衰落与旧院的兴变

三 南教坊制度的衰落

第二章 洪武时期的考音定律与元以来复古乐思潮的衰微

引 从洪武初制到洪武定制

第一节 灵璧石考

一 泗滨浮磬——论取磬之地

二 前人取磬,不独泗滨矣

三 灵璧难求——晚明复古乐思潮的消解

第二节 冷谦律考

一 冷谦其人与元末明初士大夫复古尚雅的礼乐诉求

二 复古与从今:冷谦律的消隐与洪武制作的“君”“师”矛盾

三 “冷谦律”的复炽与晚明清初乐学统系的南北嬗变

第三章 永宣以来的礼乐变化与成弘复古乐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永宣时期的礼乐升平与正统以来的礼乐废弛

一 永宣时期的君师共治与鸣盛之音的大兴

二 君师无为与正统以来的礼乐废弛

第二节 君师矛盾与成弘复古乐思潮的兴起

一 翰林四谏与成化时期君师矛盾的激化

二 弘治中兴:君师共治之意的渐复与幻灭

第四章 南京与吴中:弘正间第一次复古乐思潮的消长

第一节 陈铎:一代乐王与南京的礼乐军政之变

一 生当成弘之时——生卒年考

二 金陵将家子——家世考

三 英雄梦杳——陈氏之衰微与南京军政之积衰考略

第二节 南教坊、武宗南巡与南京士林思潮的变迁

第三节 从复古到性灵到会通:明中叶吴中曲学的兴起

一 复古:王鏊与沈周

二 性灵:桑悦、杨循吉与吴中四子之祝允明、唐伯虎

三 会通:文徵明

第五章 嘉靖万历初的礼乐变更与复古乐思潮的困境

第一节 嘉靖朝的锐意更制与诸家乐书的蔚兴

一 “嘉靖新政”与嘉靖初年文臣的礼乐建白

二 自排廷议大礼:嘉靖帝的锐意复古

三 复古乐、进乐书的努力:以在朝张鹗与李文察为代表

第二节 隆庆、万历初年的礼乐新政

一 承前启后:隆庆朝对嘉靖更制的整肃与逸乐的滥觞

二 万历初年张居正的抑逸乐与正颓风

第六章 “典乐”梦醒与嘉万间第二次复古乐思潮的消长

第一节 刘凤与汤显祖的论乐五书

一 刘汤论乐与嘉万时期的政治与文学

二 刘汤论乐的三点原因

三 刘汤论乐——关于复古与性灵的新解

第二节 一代典乐的归隐:沈璟生平与嘉靖以来的政治

一 从沈璟诸传说起

二 沈璟的生平、家世与思想

第七章 万历十年后的礼乐失修与复古乐思潮的苍凉

第一节 一代典礼的焦灼:沈鲤的锐复古制与不得其时

第二节 从万历荒礼怠乐到崇祯欲重建而不能

一 万历时期:祀事不举与雅乐不修

二 天启崇祯:末世重建而不能

第八章 明教坊制度的解体与宫廷俗乐的大兴

第一节 礼乐机构的日益内廷化与皇家梨园的兴起

一 钟鼓司的兴起与内廷乐署的一天下

二 教坊司的逾制及其与钟鼓司的合流

第二节 从豹房、无逸殿到四斋、玉熙宫:内廷天下与皇家梨园

一 正德:豹房新宅的政治戏剧

二 嘉靖:西苑无逸殿的农桑社稷

小结

主要征引文献

一 古代典籍(大致按时代排序)

二 今人研究(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

后记

从礼乐到演剧:明代复古乐思潮的消长是2018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舜华。

得书感谢您对《从礼乐到演剧:明代复古乐思潮的消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电子书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冈本隆司教授撰写的、专门向日本读者介绍明代历史的入门书。全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形成、体制、变革、社会、乖离、混乱、崩溃,大体覆盖了明朝1368年立国至1644年灭亡的二百余年历史。书中吸收了百年间日本明史研究的成果,同时又兼具通俗易懂的特点。作者分析了一直以来明史不受日本学者重视的原因,并结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使明史“有趣”起来。从外国学者的视角审视明代历史,能给人以不同的
欧洲的细节:从海洋帝国到欧洲联盟 电子书
一本就能了解欧洲、欧盟、欧元区的前世今生。
大清内务府:从帝王的家奴到鹰犬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真正影响帝王行为的那些人那些事。
镜头里的兴安变迁:从盛久永摄影作品看兴安 电子书
本书作者采用纪实摄影的手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兴安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时间跨度长达50余年,内容涵盖县城市政建设、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业生产、工商业活动、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事业、群众文化活动等。
欧洲帝国: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英国脱欧 电子书
斯图尔特·斯威尼从历史文化方面分析了欧洲十体化的进程,并探讨了英国脱欧背后的历史原因。本书从1648年《威斯特发里亚和约》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开始考察英国、法国与德国三国外交、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如何演变出了最早的欧洲一体化,也对欧洲体化的真实处境及前景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尽管整个欧洲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共同体,然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欧洲各国的结合,欧洲整合因而始终如梦。在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