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与历史(卷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人文与社会译丛)

秩序与历史(卷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人文与社会译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致力于对两位代表了古希腊哲学探究顶点的伟大思想家的作品的研究。

内容简介

《秩序与历史》卷三完成了沃格林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从它在希腊古典时期之前的起源,一直到它在雅典统治时期达到的全盛。本卷正如其标题所示,主要是致力于对两位代表了古希腊哲学探究顶点的伟大思想家的作品的研究。

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城邦和宇宙的思考的生动分析,沃格林展示了旧的神话象征体系是如何被更为分化的哲学象征所取代。尽管对旧的真理象征的淘汰和拒斥可能会导致混乱而令人绝望的相对主义,但沃格林仍然将它当作某种关于历史进程的深刻思想的基础。

在他看来,历史并没有明显的“意义”,然而每个社会都同样追求过真理。尽管每个社会都在不同的情境下展开自己的命运,然而它们在各自的行为和制度中都创造出了承载各自生存意义的象征。历史就在对意义和秩序的共同追寻中获得了统一性。这种历史观的合理性和崇高性对当今时代有着诸多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埃里克·沃格林,20世纪极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生于德国科隆,求学于维也纳大学,并于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沃格林的大部分学术生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度过。主要著作包括八卷本《政治观念史稿》和五卷本《秩序与历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部分 柏拉图

第一章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一、苏格拉底

二、爱欲与世界

第二章 《高尔吉亚篇》

一、生存问题

二、情感与交流

三、颠倒的生存哲学

四、权威的转移

五、死者的审判

第三章 《国家篇》

一、《国家篇》的组织结构

二、上行的路和下行的路

三、抵制腐败社会

四、秩序的创立

五、秩序的瓦解

六、收场白

第四章 《斐德罗篇》和《政治家篇》

一、《斐德罗篇》

二、《政治家篇》

第五章 《蒂迈欧篇》和《克里底亚篇》

一、埃及神话

二、对话的计划

三、神话哲学

四、《蒂迈欧篇》中神话的神话

五、《蒂迈欧篇》中的化身神话

六、《克里底亚篇》

第六章 《法篇》

一、对《法篇》的诸多误解

二、柏拉图的神权政治

三、主导的符号

四、政治形式

五、正午的启示

六、城邦的戏剧

七、教义

第二部分 亚里士多德

第七章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

一、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发展

二、《政治学》的文学结构

三、时代意识

第八章 科学与沉思

一、政治科学的范围

二、理论生活

第九章 城邦的科学

一、城邦的本性

二、城邦的秩序

三、秩序类型

四、政治现实的多样体现

五、最好的政制

六、结论

第十章 性格类型和怀疑论

一、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二、内在论形而上学的失败

三、提奥夫拉斯图斯的《性格》

四、皮浪

秩序与历史(卷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人文与社会译丛)是2014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埃里克·沃格林。

得书感谢您对《秩序与历史(卷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人文与社会译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电子书
老题新做,言之有据,新意迭出,无疑将有力推动晚清史与太平天国史研究。
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 电子书
回顾百年来我们走过的从社会革命到社会建设的历程。
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灾害实态、社会的灾害应对及其相关问题。
史官、史氏与南宋社会 电子书
本书结合史实,对南宋社会历史进行研究。
社会发展与转型 电子书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理论与问题”部分讨论了增长与发展理论的争论与评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现行国际秩序下的南北分裂,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问题等;“他国案例”部分讨论了东中欧国家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付出的社会代价、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加拿大医疗体系的优势与问题等;“中国案例”部分聚焦中国社会发展和制度转型的具体领域,如转型过程中消除贫困和人口福祉的变动、医疗制度和教育领域的改革及其变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