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片断所做的最后的、非科学性的附言

对哲学片断所做的最后的、非科学性的附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克尔凯郭尔具哲学意味的一本书,是译者花费十年时间精心完成的译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克尔凯郭尔文件的第五卷,于1846年出版。

本书书名包含着几层意思:“最后的”一词表明他已说出了他要说的话,因此在哲学方面不再有写别的什么的需要了;“非科学”是克尔凯郭尔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当时所谓“科学的”思想体系相对,表明了克尔凯郭尔反传统的勇气;“附言”指的是《哲学片段》的附言,标明此书是前一部分的补充说明和有关论题的继续讨论。

作者简介

作者索伦·克尔凯郭尔,19世纪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基督教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充满思辨和个性。他认为人生应该经历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从《非此即彼》到《十八训导书》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演进轨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其他

《克尔凯郭尔文集》编委会

《克尔凯郭尔文集》中文版序

天才释放出的尖利的闪电——克尔凯郭尔简介

译者的话

序言

导论

第一部 关于基督教真理的客观问题

第一章 历史的考察

§1 圣经

§2 教会

§3 数百年来对基督教真理的证明

第二章 思辨的考察

第二部 主体问题,主体与基督教真理的关系,或成为基督教徒

第一册 关于莱辛

第一章 致谢莱辛

第二章 莱辛可能或真正提出的命题

第二册 主体问题,或主体性应当如何构成才能使难题向主体开显

第一章 成为主体

第二章 主体性真理,内心性;真理即主体性

附录 当代丹麦文学之努力一瞥

第三章 现实的主体性;伦理的主体性;主体思想家

第四章 《哲学片断》的问题:永恒福祉何以能建立在历史知识之上?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与读者达成的共识

最初和最后的说明

丹麦文—中文概念对照表

对哲学片断所做的最后的、非科学性的附言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得书感谢您对《对哲学片断所做的最后的、非科学性的附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的智慧——逻辑学、语言学、哲学三维解析 电子书
公孙龙是战国后期著名的逻辑学家和辩士,其著作《公孙龙子》是先秦名辩学派至今尚存的唯一完整文献。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立足于《公孙龙子》六篇文本,进行详细校注、今译、英译和注疏,重新整理和编排顺序,并运用文史互证等方法,探求公孙龙思想发展的轨迹,以重建公孙龙的思想体系。下编将公孙龙的思想分为逻辑学、语言学和一般哲学,分别结合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欧陆语言分析哲学和西方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和对
成长的哲学课:自我与人生的思考 电子书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惑,设置12个互相关联的主题,展开一段充满智慧的哲学之旅。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电子书
十二道富含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重点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电子书
本书分为人生品味、社会评论、国际观察、公共演讲四个部分,收录了哲学:知其不可而之为事业、社会主义的关键词是“社会”、“风险社会”“文明冲突”和“永久和平”等文章。
庄子的思想世界:一种哲学的阐释 电子书
以史与思的统一为进路,分析庄子哲学的内在主题及理论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