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艺文萃

陆学艺文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社会学泰斗陆学艺用24篇文章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出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陆学艺先生的二十四篇文章,分为“‘三农’问题”“社会结构问题”“社会建设问题”三个篇章。

上篇主要论述陆学艺先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缘起,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以及“三农”问题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篇陆学艺回答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如何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转变为十大阶层的。下篇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角度出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调整社会结构,建设社会现代化。

本书选定的文章,抒写了新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凝聚着陆学艺先生学术思想的结晶,在中国“三农”问题及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发展中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作者陆学艺,教授,1962-1965年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8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1996年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是全国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研究专长是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研究和农村发展理论研究。陆学艺 教授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研究,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专著多部,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多次。目前仍主持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国情丛书――百村经济社会调查》、《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篇 “三农”问题

我做“三农”研究,是从芦城开始的

关于加速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

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调整、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是当前加速农业发展的关键

三、关于若干农村经济政策的建议

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

一、包产到户不是分田单干

二、包产到户是搞社会主义,不是搞资本主义

三、对1962年包产到户的问题,要重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做出结论

关于棉花政策的若干问题

一、棉花连年大幅度增产的奥秘何在

二、棉花生产的发展趋势

三、棉花是过剩了,还是仍有继续发展的余地?

四、一面限制消费,一面限制生产,这是最下策

五、关于解决目前棉花问题的几点建议

再论棉花政策问题

一、造成棉花积压的原因

二、棉花问题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

三、解决棉花、棉布积压问题的建议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基本经验及其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一、农村原来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

二、经济改革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

三、改革要抓主要矛盾,把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实行联产承包制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

四、农村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调整的结果是使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完善

五、改革要注意调动主体劳动者的积极性

六、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七、在改革中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

一、对我国今后农业形势的预测

二、近几年农业基础削弱的几点教训

三、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大好形势的几点建议

农业要警惕再走扭秧歌的老路

一、粮食仍是大局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二、今年是个平年,而明年呢?

三、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

一、“三农”理论的由来

二、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

三、中国“三农”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中国“三农”问题的前景和对策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

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几次实践

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五、根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三项重要举措

县域现代化的中国意义——晋江模式发展30年改革调研

一、晋江模式新发展:县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晋江模式新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把东北平原建成中国未来的大粮仓

一、黑龙江省今年粮食特大丰收,全国可望增产600亿斤

二、在黑龙江大丰收中,农垦总局起了特别关键的作用

三、黑龙江省的粮食增长潜力还很大

四、把东北平原建成中国的大粮仓

中篇 社会结构问题

转型时期农民的阶层分化——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

一、分层标准

二、分层结构

三、农民阶层分化的基本特征

四、阶层间的矛盾

五、农民分层结构的演化

六、结束语

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

一、关于人口结构问题

二、关于就业结构问题

三、关于城乡结构的调整问题

四、关于区域结构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

一、对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进行科学分析需要新的视角

二、十大社会阶层

三、培育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

一、第一点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已分化为由10个社会阶层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划分阶层的标准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根据。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从事何种职业和对这三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了这个成员属于哪个阶层,并且决定了他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和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

二、第二点认识:中国已经形成了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但还只是一个雏形,不过它正在迅速地成长

三、第三点认识: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自发形成的,还正在变动过程中,还不合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其要求还不相适应

四、第四点认识:一个国家要形成一个合理的有活力的社会阶层结构,不仅要靠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的带动,要靠“无形的手”的推动,使之自然地演变和成长,还要靠国家在恰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社会政策,也就是还要靠“有形的手”加以调控和引导

五、第五点认识: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未来20年发展的预测

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

一、关于农民工的由来

二、农民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农民工体制的种种弊端

四、解决农民工问题要从根上治理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二、1949—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三、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四、1957—1977年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下篇 社会建设问题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滞后的几点表现

三、加快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一、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二、社会建设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三、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社会建设

新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结构调整

一、中国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

三、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当前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结构变动滞后

五、社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中国已经迈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一、关于中国目前形势和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

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涵和四种观点

三、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关系

四、社会建设未来发展的三个阶段

五、关于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几个问题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涵和主要任务

三、社会建设的三个阶段

陆学艺文萃是2019年由三联·生活书店出版,作者陆学艺。

得书感谢您对《陆学艺文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从零开始学量价分析: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 电子书
揭开量价形态神秘面纱,掌握量价分析技术要领,轻松把握个股运行,预测价格走向! 从零开始学炒股系列,中国股民的入市指导书。仅从K线形态着手,我们只得其表象,不得其寓意,没有量价分析的帮助,如同汽车只有发动机而缺少方向盘一般,无法驶向正确的方向。作者将近20年的股市经验,教您不仅看懂纷繁复杂的股市图谱,同时掌握行之有效的量价分析技术,看穿市场内部,确认价格变动的真实性,揭示个股价格走势! 120种盘口形态解读,194个A股实盘分析。理解量价分析的原理并不难,但是想要掌握量价分析技术却需要不断实战,如同汽车有了外壳、方向盘,还需要强大的驱动力。作者全方位解析各种典型走势的形成过程,精准标注买卖点,详细剖析股价在各个阶段中成交量变化表达的市场意义,力求使读者提升量价分析能力,并在实战操作中灵活发挥,成功获利!
奥马哈之雾(珍藏版) 电子书
帮助投资者穿过迷雾,寻找到巴菲特真正的投资理念。
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 电子书
芯片之困,如何逆风突围?看芯片光刻机领袖ASML阿斯麦的崛起之路,解读芯片背后的故事。
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实务详解 2020年版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综合各类权威文件和重点难点解读的专业图书,是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学习准则、运用准则的案头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