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超越与多元文化

内向超越与多元文化

免费查看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黄勇采用了古今中西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哲学的“内向超越”观念进行了厘清与辩护,并将其推入全球哲学舞台。

内容简介

在古今中西相互激荡的全球—地域化时代中,不同文明系统如何面对背景各异的宗教文化?黄勇著的《内向超越与多元文化》认为不同的宗教反映的是同一个实在,其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终极实在认识不同。因此各个宗教可以通过真诚的对话而相互学习,从而使他们各自对这个终极实在的认识趋于全面。

作者简介

作者黄勇,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神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美国宗教学会儒学传统组共同主任。曾任美国宾州库兹城大学哲学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宋明儒学讨论班共同主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创办并主编英文学术刊物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和学术丛书 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除在有关学术刊物和文集中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各七十余篇外,还出版英文专著Religious Goodness and Political Rightness, Confucius 和 Why Be Moral以及中文著作《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和《全球化时代的政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自序

导言

第一章 宗教多元论和宗教对话

第一节 宗教排外论、宗教包容论和宗教多元论

第二节 宗教多元论和宗教对话:两种对立的模式

第三节 走向一种新的宗教多元论

第四节 走向一种新的宗教对话模式

第二章 为宗教多元论辩护:对普兰丁格宗教排外论的回应

第一节 合理性与合情理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性质

第三节 对宗教多元论的辩护

第三章 宗教信仰的后基础主义基础:在普遍主义和信仰主义之间

第一节 尼尔森对维特根斯坦之普遍主义批评

第二节 菲利浦斯对维特根斯坦之信仰主义扭曲

第三节 宗教信仰之后基础主义基础:维特根斯坦主义的动态平衡

第四章 特洛尔奇《基督教的社会学说》的后现代意义

第一节 特洛尔奇其人

第二节 特洛尔奇的著作

第三节 基督教的三种历史形态

第四节 《社会思想》的结论

第五节 自由基督教

第六节 《社会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作为绝对精神的上帝:对黑格尔神学的海德格尔主义解释

第一节 作为绝对精神的上帝

第二节 作为内在于世界的超越活动的绝对精神

第三节 作为认知和启示的超越活动

第六章 上帝作为创造性而不是创造者:考夫曼的基督教神学及其对儒家神学的启示

第一节 考夫曼其人

第二节 影响考夫曼神学思考的人与事

第三节 考夫曼的著作

第四节 《面向奥妙》:信仰的小步

第五节 考夫曼与儒家神学的可能性

第七章 儒家神学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 超越的神学观

第二节 内在超越的神学观

第三节 创造性的神学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后记

内向超越与多元文化是2017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勇。

得书感谢您对《内向超越与多元文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七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试图建构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关系的学说体系;立足国情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与民族团结的理论著述和工作经验,结合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
中华德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关系的高度深入挖掘和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文化”资源。
周易文化研究(第六辑) 电子书
汇集易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期为第六辑。
中华传统文化(慕课版) 电子书
本书全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详细剖析易接受知识,配有精美插图。
仪式传统与地方文化建构:广西上林师公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电子书
师公是广西中部地区广泛存的重要仪式专家,他们既受道教传统影响,又具有师教仪式传统特色。本书主要关注桂中地区的上林县西燕四个师公班,在梳理上林地方历史与师公宗教知识谱系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