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农村社会学论坛的最新成果。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是中国农村社会学论坛的成果,主要收集论坛参加者,以及论坛参加者推荐的、已经公开发表的、且经过一段时间检验,证明在学术界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全书大致在35万字左右,计划每两年编辑出版一本。
作者简介
作者王晓毅,清华大学硕士,PMP,MBA,SESRI软件工程系统研究所、IBMRational用户组、UML工程组织,测试时代等机构专家顾问。专长: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研发及创新管理。近年来在《程序员》、《软件世界》等杂志发表有关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研发创新管理等数十篇文章,深受读者好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第二辑)编委会名单
出版说明
农村社区与组织
从社区走向组织 ——中国乡村秩序重构的结构基础
一 社区与传统社会秩序
二 组织与现代社会秩序
三 从社区走向组织
结语:共同体迷思与社区重建
农民如何认识集体土地产权 ——华北河村征地案例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案例
三 集体土地权属:农民的不同认知
四 农民土地认知:“规划的社会变迁”的历史遗产
五 简短的小结与讨论
社会界面视角下农村成员权认定的实践逻辑 ——基于湖南S村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践
一 成员权认定的两个逻辑
二 社会界面的视角
三 S村集体林权改革
四 S村成员权认定的基层实践逻辑
五 结论与讨论
社会流动背景下农村用水秩序的演变 ——基于安徽蒋村的个案研究
一 导言
二 传统用水组织与规范
三 用水失序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分析
四 结论与余论
市场与农村社会
市场里的差序格局 ——对我国粮食购销市场秩序的本土化说明
一 文献脉络与解释框架
二 粮食购销市场主体之间差序格局的形成
三 国家对于粮食购销市场主体的差序化控制
四 讨论:一种传统秩序的重生?
独辟蹊径:自发型巢状市场与农村发展
一 引言:食品安全与农产品销售困境
二 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创新实践
三 巢状市场的概念与框架
四 巢状市场与公共池塘资源
五 结语:巢状市场与农村发展
农村市场化、社会资本与农民家庭收入机制
一 文献评述
二 数据、变量与方法
三 农村市场化背景下社会资本的投入回报
四 村庄市场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变化
五 村庄市场化与地区市场化
六 结论与启示
社会变迁
“界外”: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
一 边缘地带的社会网络
二 从边缘到中心:“打金”业相关生产要素的在地集结
三 制胜端在“同乡同业”
四 乡土社会资源与“同乡同业”经济的相互激活
五 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
反思的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 ——基于滇西北和贵州的案例研究
一 贫困:两种不同的解释路径
二 作为发展过程的反思和行动
三 政府和市场下的社区行动
四 讨论:在反思中发展
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研究
一 村庄合并的漫延展开
二 村庄合并道路与社区化发展
小农的嬗变 ——《兴国调查》八个农民家庭的追踪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毛泽东对八个农民家庭的调查及后续研究
三 八个农民家庭结构的变迁
四 八个农民家庭生产方式的变迁
五 农民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
六 小农嬗变之困境:农民发展与传统农业型村落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一 何为后乡土中国
二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
三 后乡土中国的未来出路
四 结语
学术视野
英语学术界的乡村转型研究
一 现代主义乡村研究模式的流变
二 乡村转型讨论
三 对乡村转型论的反批评
四 一些触动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 ——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一 导论
二 已有研究的简单疏理
三 村庄结构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
四 村庄结构的定型
五 村庄社会结构的嬗变
六 一个政策性的讨论: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七 结语
农村社会问题
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及其解释
阶层分化、代际剥削与农村老年人自杀 ——对近年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分析
一 问题意识与研究综述
二 分析框架与研究命题
三 中部地区八村老年人自杀现象分析
四 农村阶层分化:社会性竞争与地位焦虑
五 阶层分化下的代际关系与焦虑释放
六 农村老年人自杀与底层的去道德化建构
七 结论与讨论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第二辑)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晓毅。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第二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