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为本的国家治理

服务为本的国家治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集中讨论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问题。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问题,涵盖社会转型中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转变等方面。本书以社会治理为视角,以法治为核心,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围绕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从实践探索、理论研究与决策参考三个方面,聚焦社会矛盾化解与管理模式创新,总结地方治理经验,荟萃理论前沿成果,为解决国家治理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脉诊断、建言献策。

作者简介

作者孔祥勇,南京市委副秘书长,南京市信访局局长、党组书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第一篇 实践探索

现代社会治理下行政解纷机制改革

一 信访制度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 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三 现行信访体制存在的弊端

四 加强信访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方式对接路径

一 当前社会矛盾的多元化态势

二 社会矛盾化解方式及其多元化选择

三 多元化社会矛盾中的信访矛盾

四 社会矛盾化解方式多元化视角下的信访工作

五 信访工作与社会矛盾化解方式多元化对接

第三方介入型解纷新模式探索

一 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

二 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三 南京市第三方介入机制的成功实践

四 全面加强第三方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二篇 理论研究

柔性社会管理研究

一 柔性社会管理的内涵

二 柔性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

三 推进柔性社会管理的政策建议

社会转型中的政治秩序

一 讨论“信访问题”的三个层次

二 “信访”概念的形成与扩散

三 信访问题意识的崛起

四 信访学术研究的兴起

五 信访研究概况与主题

六 走向新议程: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秩序

纠纷处理规则主义同质化反思

一 疑难难办案件处理的同质化规则主义倾向

二 规则主义的特征及其适用

三 信访事项处理中克服简单规则主义倾向的必要性

四 信访法治化与规则主义的克服:原则主义指导的协商程序主义进路

二元治理结构的法治化改造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二 信访实践问题:诉访难分与信访无序

三 “信访+”二元治理结构与诉访不分

四 改革的路径依赖与诉访难分

五 法治与共治:社会治理新模式

法治与共治:社会治理新模式

一 从社会管理创新到“四个全面”:信访制度改革动力机制的演进

二 信访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

三 信访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政策框架

第三篇 决策参考

社会矛盾研究智库建设进展与建议

一 中国智库发展政策支持与阶段特征

二 中国智库的类型与创新特色分析

三 建设信访与社会矛盾研究智库的紧迫性

四 成立信访与社会矛盾研究智库的可行性

五 紫金传媒智库框架与信访智库运行模式

建立健全“六项制度”的建议

一 江苏涉诉信访的基本状况

二 涉诉信访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

三 建立健全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建议

信访立法的目标与进展

一 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看信访制度改革

二 信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三 信访立法是信访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 信访立法进展情况

五 信访立法的积极意义

六 信访法治化问题

依法解决进京访难题的对策

一 非访和进京非访的法律性质

二 进京非访的现状及其处置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三 依法解决进京非访难题的思路和对策

信访制度立法的困境与对策

一 《信访条例》实施现状与信访立法难题

二 信访立法障碍的成因

三 彻底破除“信访+”二元治理结构,构建“法治下的共治”新型治理架构

四 结论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 当前信访制度运行的突出问题

二 加强和完善信访制度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服务为本的国家治理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孔祥勇。

得书感谢您对《服务为本的国家治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制造边界:业主行动与秩序缤纷的社区 电子书
以“说故事”的方式,展现了名苑社区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的生活史。
朝不保夕的人 电子书
每一个生存不稳定、看不见未来而只能活在当下的人,都正在滑落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是谁?为何如此?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他们?★《不稳定的无产者》(ThePrecariat)简体中文版迟到12年终于面世★理解全球化市场中劳动者悲歌的必读之书★让全球打工人无比共情的劳动研究力作★2011年英文原版出版至今,重印近40次★全民基本收入倡导者、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家盖伊·斯坦丁代表作◎盖伊·斯坦丁常年研究“朝不保夕的人”(precariat,也译为“不稳定的无产者”“岌岌可危阶级”“危难工人”“危产阶级”“流众”等,是劳工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本书汇集了他的研究精华,是他首次深入剖析该群体的著作,初版于2011年,正值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而此次引进的是2021年新冠疫情特别版,斯坦丁撰写了长达上万字的新版序言。◎本书首次出版以来,学界围绕“precariat”的概念争论不休,将“precariat”称作一个“阶级”或许仍有待商榷,但斯坦丁早在2011年就概述的现象和趋势,至今仍能带来启示。当劳动力弹性机制被极大地鼓励和引导,政府和企业为创造就业岗位、释放经济潜能而兴奋的同时,却选择性无视了劳动者社会收入下降、社会福利缺失的现实。◎如今,少数“食利者”除外,包含底层劳动者甚至是普通白领的所有人都被不稳定的劳动和“工作”紧紧束缚着,不敢病、不敢勇、不敢杠、不敢停下来,极度缺乏基本安全感。每个人都可能沦为朝不保夕的人,正是出于这份忧虑,阅读本书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不断带入自身处境的体验。◎占领华尔街运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欧洲国家拒斥移民工人的排外浪潮等事件,反映了相对剥夺感蕞深、蕞弱势的朝不保夕群体在饱受愤怒、焦虑、异化等情绪折磨后而陷入绝望、变得机会主义,转而点燃民粹主义火苗的现实,并助推了更深层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斯坦丁提出,必须正视朝不保夕群体的诉求,警惕社会戾气和民粹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为打造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提供了指引。
华中村治研究(2018年第2期):乡村治理:理论、机制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是将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精选出19篇文章汇集成书。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7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7辑。
边缘地带的治理 电子书
街头、村落作为社会边缘地带,该怎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