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无线光通信

水下无线光通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简明易懂的教科书籍,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供从事海洋信息、海洋装备与工程、海洋能源、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的应用背景及系统构成,描述了通信系统收发端光电器件和动态信道特征,详细阐述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的信道仿真、多域调制、强弱信号检测、收发端动态跟瞄等关键技术,并深入讨论了采用不同类型光源时的通信系统设计方法与性能,同时介绍了新兴的基于光量子的水下安全无线光通信技术,支撑未来海洋信息系统及其广阔应用。

作者简介

作者徐正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特聘专家,国家973计划首 席科学家,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水下无线光通信背景介绍

1.2 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水下无线光通信链路及系统组成

1.4 水下无线光通信的主要技术挑战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光电收发器件及特性

2.1 LED与激光光源

2.1.1 LED光源

2.1.2 激光光源

2.2 光电探测器件及阵列结构

2.2.1 光电二极管

2.2.2 光电倍增管

2.2.3 SPAD

2.2.4 图像传感器

2.2.5 混合光传感器

2.3 滤光片与光学系统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下宽光谱传输信道特性

3.1 水下传输链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关系

3.2 水体的宽光谱散射吸收效应

3.2.1 海水的吸收效应

3.2.2 海水的散射效应

3.3 跨水面与分层水体信道特性

3.3.1 跨水面信道特性

3.3.2 分层水体信道特性

3.4 近水面太阳背景的纵深衰减特性

3.5 光子追踪和蒙特卡洛仿真方法

3.5.1 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简介

3.5.2 仿真流程

3.5.3 初始条件设置

3.5.4 光子运动与光子接收

3.6 水下湍流信道随机特性

3.6.1 常用湍流分布模型

3.6.2 湍流下的闪烁因子

3.6.3 湍流下的光强分布

3.7 水下气泡信道随机特性

3.7.1 微米级气泡

3.7.2 动态气泡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水下无线光通信调制技术

4.1 波长域调制

4.2 角动量域调制

4.3 频率域调制

4.4 相位域调制

4.5 传统强度及脉冲调制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下无线光通信信号检测技术

5.1 光信号的检测方法简介

5.1.1 直接检测

5.1.2 外差检测

5.2 基于PMT的弱信号检测

5.2.1 隐马尔可夫模型

5.2.2 基于HMM的信号检测

5.2.3 基于HMM的检测算法性能对比

5.3 基于SPAD的弱信号检测

5.3.1 数字SPAD泊松信道下的信号检测

5.3.2 泊松-高斯混合信道下的信号检测

5.3.3 考虑SPAD死时间下的信号检测

5.3.4 采用SPAD阵列的信号检测

5.4 基于CMOS传感器的光信号检测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收发端动态跟瞄技术

6.1 动态跟瞄系统简介

6.1.1 动态跟瞄系统框架

6.1.2 国内外动态跟瞄技术研究现状

6.2 阵列接收跟瞄技术

6.3 光斑搜索与光源定位算法

6.3.1 基于相机的光源定位原理

6.3.2 光斑中心估计方法

6.4 跟瞄实验系统与性能验证

6.4.1 动态跟瞄系统基本原理

6.4.2 跟瞄实验系统的结构

6.4.3 光源跟瞄的技术方法

6.4.4 跟瞄实验系统的性能验证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与性能分析

7.1 基于LED的水下无线光通信性能分析

7.1.1 LED频率特性

7.1.2 基于LED的均衡技术

7.1.3 带限信道信号设计

7.1.4 接收端信噪比与信号调制带宽的依赖关系

7.1.5 考虑水体衰减下的信噪比

7.2 基于LED的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7.2.1 基于LED的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实验设置

7.2.2 系统传输参数优化

7.2.3 实验性能分析

7.3 基于激光的水下无线光通信性能分析

7.3.1 激光光强分布特性

7.3.2 激光非线性补偿

7.3.3 基于激光的水下传输性能仿真

7.3.4 基于激光的水下传输特性理论仿真

7.4 基于激光的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7.4.1 实验方案与装置

7.4.2 实验性能分析

7.5 跨水面激光通信实验系统设计与性能验证

7.5.1 实验方案与装置

7.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水下安全无线光通信

8.1 安全通信发展简介

8.2 水下量子信道

8.3 量子密钥分发

8.4 量子加密下的水下无线光通信

8.5 信息安全传输技术

8.5.1 光斑扩散导致的信息泄露

8.5.2 非视距散射信道导致的信息泄露

8.5.3 光通信安全传输技术概述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名词索引

水下无线光通信是2021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正元。

得书感谢您对《水下无线光通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5G无线网络优化 电子书
“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网络强国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连”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其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及行业应用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书针对的问题: (1)5G技术标准仍未完全锁定,当前市场上关于5G的技术书籍或多或少都有些“大而全”的特点,主要是在翻译外文献的程度,未能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5G系统,有效指导工程5G优化工作。 (2)站在行业的角度,当前“5G 行业应用”宣传较多,行业内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剖析具体优化方法和思路,缺乏5G网络优化的具体流程与步骤,以及相关应用的具体案例。 (3)站在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电信运营商目前对如何建设一张优质的5G网络,如何进行有效地维护优化都仍在探讨阶段。 本书的主要内容: (1)通过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史阐述,通俗易懂地解释2G/3G/4G的主要关键技术及演进。 (2)对5G标准组织、技术体系、关键技术、产业发展给出了全面而又深入浅出的分析。 (3)对5G的信令流程以及关键参数设置进一步分析研究,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参考。 (4)对5G技术本身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5G网络优化的方法与思路,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5G无线网络优化的具体流程与步骤,能够有效地指导相关通信从事者工作。 (5)针对现阶段5G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共享共建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6)对5G通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还进一步分析了未来网络的研究以及6G的相关技术趋势。
5G核心网规划与应用 电子书
探讨5G全球商用、核心技术及应用场景
5G应用技术与行业实践 电子书
5G技术及应用:通用基础技术与垂直行业解析
5G赋能:行业应用与创新(5G行业应用丛书) 电子书
果壳中的5G:新网络时代的技术内涵与商业思维 电子书
一本书了解5G对整个社会的颠覆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