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能源互联网

物联网与能源互联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全方位阐述了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共12章,第1章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电力物联网典型架构及其对能源发展的作用;第2-4章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感知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及区块链技术;第5-9章系统地阐述了能源互联网在用电、供能、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第10章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芯片技术;第11章阐述了能源互联网在巡检领域的创新技术及应用;第12章介绍了典型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作者刘建明,先后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通信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科技信息部副主任,国电信息中心主任等职务,现任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1997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十大领军人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物联网在中国》(二期) 编委会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编辑委员会

本书编委会

序言

前言

第1章 能源互联网概述

1.1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1.2 电力物联网的典型应用架构

1.2.1 配电侧典型应用架构

1.2.2 用电侧典型应用架构

1.2.3 新业态典型应用架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能源互联网中的信息感知技术

2.1 能源互联网的信息感知

2.2 能源互联网的感知技术

2.2.1 传感技术

2.2.2 电力系统运行与监测

2.3 能源互联网中的边缘计算与虚拟现实技术

2.3.1 边缘计算

2.3.2 虚拟现实技术

2.4 能源互联网中的时空位置服务

2.4.1 时空位置芯片

2.4.2 时空芯片模组

2.4.3 终端设备

参考文献

第3章 能源互联网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3.1 无线通信网络业务需求

3.1.1 智能电网业务需求

3.1.2 新能源领域业务需求

3.2 无线专网通信技术

3.2.1 电力无线专网频谱资源

3.2.2 电力无线专网技术

3.2.3 电力无线专网产业发展

3.2.4 应用场景分析

3.3 近距离微功率无线通信需求

3.3.1 近距离通信频谱资源分析

3.3.2 主要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

3.3.3 应用场景分析

3.4 无线公网通信技术

3.4.1 无线公网通信技术应用现状

3.4.2 5G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能源互联网与区块链

4.1 能源互联网与区块链概述

4.2 能源区块链

4.2.1 能源区块链的定义

4.2.2 能源区块链的特点

4.2.3 能源区块链的适用维度

4.3 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4.3.1 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范围

4.3.2 区块链在能源产业链中的价值

4.3.3 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方式

4.3.4 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现状

4.4 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互联网可信数据共享体系

4.4.1 可信数据共享体系架构

4.4.2 开放式命名索引服务

4.4.3 能源互联网数据可信共享协议

4.4.4 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互联网数据共享平台

4.5 能源设备可信认证技术

4.5.1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模式

4.5.2 基于主从链的可跨域协同的身份认证

4.5.3 能源设备分布式认证应用分析

4.6 基于区块链的能源数据保全技术

4.6.1 能源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保全需求

4.6.2 能源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保全应用场景

4.6.3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数据保全流程

4.7 区块链应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

4.7.1 区块链应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4.7.2 区块链应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4.7.3 区块链应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应对

参考文献

第5章 物联网与智能用电

5.1 智能用电中的关键技术

5.1.1 新能源发电技术

5.1.2 先进储能技术

5.1.3 需求响应技术

5.1.4 微能源网技术

5.1.5 高级量测体系

5.1.6 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5.2 智能用电中的系统和平台

5.2.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5.2.2 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5.2.3 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及车联网平台

5.2.4 家庭能源互联网

5.2.5 社区/楼宇能源互联网

5.2.6 智能配用电园区及能源互联网

5.3 用户侧能源互联网

5.3.1 商业模式创新与成本优化

5.3.2 产品服务化和服务产品化

5.3.3 大数据与生产力的提升

5.3.4 机器、能源流和管理的统一协同

5.3.5 以能源用户侧为中心的能源服务

参考文献

第6章 物联网的能量收集技术

6.1 能量收集技术的背景和现状

6.2 能量来源

6.2.1 辐射能

6.2.2 机械能

6.2.3 热能

6.3 能量收集技术

6.3.1 太阳能电池

6.3.2 基于电磁感应的发电机

6.3.3 基于压电效应的机械能电能转换

6.3.4 基于摩擦电效应的机械能电能转换

6.3.5 热能发电机

6.3.6 电力传感器供电技术

6.4 能量收集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物联网与输电线路

7.1 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概述

7.1.1 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的意义

7.1.2 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架构

7.1.3 关键技术

7.2 输电线路视频监控

7.2.1 视频监控技术

7.2.2 视频监控案例

7.3 输电通道状态监测

7.3.1 导线振动监测

7.3.2 导线覆冰监测

7.3.3 导线舞动监测

7.3.4 导线风偏监测

7.3.5 导线温度监测

7.3.6 线路故障定位及识别

7.4 电缆及通道状态监控

7.4.1 电缆本体在线监测

7.4.2 电缆本体离线诊断

7.4.3 电缆本体在线检测

7.4.4 通道环境的在线监控

参考文献

第8章 物联网与智能变电站

8.1 智能变电站智能感知

8.1.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

8.1.2 网络化的智能感知系统

8.1.3 智能感知数据融合技术

8.1.4 设备状态感知的应用

8.2 智能变电站综合在线监测

8.2.1 断路器在线监测

8.2.2 高压电气表面温度无线测温

8.2.3 基于红外成像的变电设备状态监测

8.2.4 油色谱在线监测

8.2.5 铁芯在线监测

8.2.6 高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

8.2.7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8.2.8 容性设备在线监测

8.2.9 伸缩节形变智能监测

8.2.10 变压器绕组形变

8.3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测

8.4 故障智能识别

8.4.1 空间电磁波定位

8.4.2 空间电磁波定位原理

8.4.3 空间电磁波定位装备

8.5 变电站物联网汇聚及安全接入

8.5.1 物联网变电站信息安全的意义

8.5.2 变电站安全接入技术

8.5.3 安全接入平台

参考文献

第9章 物联网与配电网

9.1 智能传感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9.1.1 智能近电报警

9.1.2 超声波高精度定位

9.1.3 设备运行环境的物联网智能感知

9.2 图像智能化分析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9.2.1 图像信息智能化提取

9.2.2 基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图像自适应匹配

9.3 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分支线路故障诊断

9.3.1 基于多维时空分布故障信息的配网故障定位

9.3.2 广域分布式配网运行状况高速同步采样全时录波装置

9.3.3 配网分支线路故障检测系统总体架构

9.4 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智能化分析平台

9.4.1 智能化分析设备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9.4.2 多系统之间的信息化智能联动

参考文献

第10章 物联网芯片技术及应用

10.1 传感芯片概述

10.2 电流传感芯片及其应用

10.2.1 电流传感芯片的关键技术

10.2.2 电流传感芯片电路

10.2.3 电流传感芯片的应用

10.3 温度传感芯片及其应用

10.3.1 温度传感芯片的关键技术

10.3.2 温度传感芯片电路

10.3.3 温度传感芯片的应用

10.4 振动传感芯片及其应用

10.4.1 振动传感芯片的关键技术

10.4.2 振动传感芯片电路

10.4.3 振动传感芯片的应用

10.5 力传感芯片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第11章 物联网与电力巡检

11.1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11.1.1 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结构

11.1.2 户外巡检机器人

11.1.3 站房巡检机器人

11.1.4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

11.2 配电网作业机器人

11.2.1 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11.2.2 智能配电网巡检机器人

11.3 输电巡检机器人

11.3.1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无人机

11.3.2 GIL管廊巡检机器人

11.3.3 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

11.4 可穿戴巡检装备

11.4.1 智能移动巡检系统框架

11.4.2 智能巡检装备仪器

11.4.3 变电站智能交互型运检平台

11.4.4 智能移动巡检工作场景

11.5 面向电力巡检的物联网后台智能诊断

11.5.1 基于深度学习的局部放电缺陷分析

11.5.2 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图像智能分区

11.5.3 电力设备健康状态人工智能识别系统

参考文献

第12章 物联网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典型应用

12.1 家庭能源管理典型应用

12.1.1 家庭能效管理平台

12.1.2 智能用电关键技术和设备

12.1.3 居民侧需求响应

12.2 智慧路灯的建设与应用

12.2.1 功能设计

12.2.2 应用案例

12.3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12.3.1 储能技术概览

12.3.2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

12.3.3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的商业模式

12.3.4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的前景

12.4 综合能源服务与管理

12.4.1 配电房的智能验收

12.4.2 能源物资的需求管理

12.4.3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12.4.4 智慧园区的能源管理

12.5 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

12.5.1 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技术

12.5.2 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的实施

参考文献

反侵权盗版声明

物联网与能源互联网是2021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建明。

得书感谢您对《物联网与能源互联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物联网导论 电子书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层次结构、关键技术以及行业应用。全书共11章,第1章概括性地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体系结构以及面临的挑战;第2章到第9章分别介绍了物联网各层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第10章介绍了物联网安全的相关知识;第11章给出了物联网在环境保护、农业、交通等三大领域的应用实例。
物联网概论 电子书
本书分为7篇,共16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体系架构、传感检测技术、视频技术、定位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网关技术、运营系统、开放平台、通信协议、系统安全、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以及典型应用。本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适合作为高校物联网、计算机和通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应用开发人员参考阅读和自学使用。
物联网概论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对物联网的由来、定义、发展概况、架构、关键技术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介绍;第2章介绍了物联网架构及发展动力,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架构,并介绍了基于三层架构的扩展架构,还从政府、工业界、教育界和应用需求几个方面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动力;第3章主要介绍了感知层的两大支撑技术--传感器和RFID技术,还介绍了其他相关感知技术;第4章重点介绍了物联网网络层中**为重要的
物联网,SoEasy! 电子书
本书适合具有图形化编程基础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及对物联网等创客技术感兴趣的初、高中学生阅读。
互联网+ 电子书
本书从“互联网+”的各角度,通过8大专题内容、40多个精彩案例、60多个专家提醒、200多张精彩图片,为读者快速解读了“互联网+”所带来的诸多可能,并通过“+大数据”“+O2O”“+智能硬件”“+金融”“+汽车”“+教育”“+泛娱乐”,解读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与融合。本书有两大特色:一是接地气,以操作为主,实战性强,将抽象的“互联网+”落地到具体行业的应用上;二是容易懂,内容全面、方法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