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综合报告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综合报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涉及工程科技各领域,系统性、综合性强,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学术界、科技界、产业界及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参阅。

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研究成果,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国家层面的技术方向选择、战略制定与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内容简介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综合报告》在系统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紧围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与需求,对能源资源、环境生态、信息与电子、先进材料、装备制造、流程制造、城镇化与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空间海洋、现代农业、医药卫生、公共安全12个领域的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总体框架、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及发展路线圈,分析了工程科技关键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提出了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项目以及需要重点部署的基础研究方向建议。

作者简介

主编:

周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院长

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

章节目录

目录

总序/i

前言/vii

摘要/xi

第一章 2035年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展望/1

第一节 世界科技计划布局与科技创新特点/2

第二节 工程科技国际先进水平与前沿问题/13

第三节 2035年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预测分析/53

第四节 2035年世界工程科技发展与应用愿景/57

第二章 2035年的中国—愿景与需求/83

第一节 203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预测/84

第二节 203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愿景/95

第三节 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工程科技的需求/101

第三章 工程科技技术预见与发展能力分析/116

第一节 面向2035年的工程科技技术预见/117

第二节 关键技术选择/128

第三节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能力分析/143

第四章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156

第一节 发展思路/157

第二节 面向2035年的工程科技发展构架/158

第三节 战略目标/161

第四节 总体发展路线图/168

第五章 工程科技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173

第一节 能源资源领域/174

第二节 环境生态领域/183

第三节 信息与电子领域/189

第四节 先进材料领域/199

第五节 装备制造领域/202

第六节 流程制造领域/214

第七节 城镇化与基础设施领域/219

第八节 交通运输领域/225

第九节 空间海洋领域/233

第十节 现代农业领域/248

第十一节 医药卫生领域/254

第十二节 公共安全领域/261

第六章 工程科技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方向建议/266

第一节 基础研究方向选择准则/267

第二节 工程科技各领域需优先支持的基础研究方向建议/268

第七章 重大工程建议/295

一、西部煤炭绿色开发转化工程/297

二、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分布式系统工程/298

三、区域和流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工程/299

四、天气与气候无缝隙预报及灾害风险防控工程/300

五、高性能计算工程/301

六、光电子与光网络工程/301

七、新一代信息产业用关键材料工程/302

八、绿色能源关键材料工程/303

九、绿色智能船舶工程/303

十、绿色智能汽车工程/304

十一、流程工业循环经济及工业生态链示范工程/304

十二、流程工业智能化示范工程/305

十三、轻纺产业绿色制造工程/306

十四、国家智能水网工程/307

十五、海量城市大数据实时多源空间集成与城市计算工程/307

十六、空基卫星发射系统工程/308

十七、先进轨道交通原始创新试验场工程/309

十八、国家空、天、地、海物联网工程/309

十九、全球海洋信息精准服务工程/310

二十、绿色生物种业工程/311

二十一、智慧农业工程/312

二十二、新药发现、中药现代化与制药工程/312

二十三、智慧健康工程/313

二十四、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保障工程/314

第八章 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建议/315

一、能源互联网/317

二、深部大富矿找矿勘查与开采/317

三、页岩油“地下炼厂”/318

四、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全过程控制技术与装备/319

五、生态修复与生态安全保障/320

六、先进集成电路/320

七、新型网络体系结构/321

八、先进结构材料/322

九、新型功能材料/323

十、基础制造工艺智能化绿色化提升/323

十一、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增材制造提升/324

十二、流程工业资源能源高效利用/326

十三、流程工业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协同优化/326

十四、轻纺产业智能制造/326

十五、极端恶劣环境下巨型复杂土木水利工程/327

十六、城乡建成环境综合优化/328

十七、超声速运输机/328

十八、智能交通及其装备2.0/329

十九、可重复天地往返航天运输系统/330

二十、蓝色资源开发和利用/330

二十一、作物绿色、高效、安全生产/331

二十二、畜禽健康养殖/332

二十三、人体微生态与健康/333

二十四、智能化医疗与大数据/333

二十五、公共安全韧性城市关键技术体系与韧性保障平台/334

二十六、多圈层耦合、多领域融合、跨地域协作的公共安全大型综合模拟平台/335

第九章 政策措施建议/336

一、强化工程科技中长期战略的引领作用,加强综合交叉领域的体系谋划以及战略必争领域的持续攻关/337

二、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并重,促进绿色低碳与健康发展工程科技的广泛应用/339

三、优化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发展的协同创新,加强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强化新技术研发中的企业主体作用/340

四、加强科技创新战略的综合施策,提高创新生态治理能力,营造全社会创新文化环境/342

参考文献/345

关键词索引/353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综合报告是201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综合报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2016甘肃建设科技发展报告(2016年度) 电子书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对甘肃省2016年建设科技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对甘肃省建设科技的发展情况作了介绍,对建设科技的发展形势作了分析,对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英语教程 电子书
本书内容既涉及能源与动力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也兼顾新技术和新动向。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为能源与环境篇,包括第一至第四章,介绍核能、氢能的利用和发展情况、能源转换与储存、能源与环境等问题;中篇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用理论篇,包括第五至第八章,涵盖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机械工程这四门基础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下篇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内容,包括第九至第十五章,主要讲述热导管、自
河南省建筑和装饰工程综合基价(2002)综合解释 电子书
该书分为“河南省建筑和装饰工程综合基价(2002)综合解释”和“河南省建筑和装饰工程综合基价(2002)补充定额”两大部分内容。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创 电子书
本书全面介绍了13年来“交通7+1论坛”50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及其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发展的贡献。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交通7+1论坛”的创办过程、目标、原则、组织与运行,介绍了论坛的主要专家,并给出了各次会议主要发言清单。下篇则通过理论方法、综合交通、综合交通人才培养、铁路运输、城轨交通、城市交通、民航运输、交通物流、交通外向经济、绿色交通、交通安全、智能交通、交通法制、未来交通共14
东省园林绿化工程综合定额2010 电子书
本书分为: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税金五部分,包括绿化种植前期工程、公共绿地种植工程、庭园绿化种植工程、绿地植物成活保养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