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刑法核心问题加以展开,以类型思维对构成要件、刑法解释、刑法立法和刑法适用等多个面向进行深入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规范―类型”为线索,将类型化的思考贯穿到刑法的整个体系之中。沿着“规范观的确立―规范的形成―规范的适用”这条理论脉络,本书非常自然地将类型思维的考察,与构成要件理论的成长、刑事立法中的规范形成、体系构建、技术选择及刑事司法中的法律解释、类推适用等问题连接起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杜宇,1976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刑法方法论、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互动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类型思维之兴起
一 类型之兴起背景
二 刑法上类型思维的浮现
第一章 类型的思维特质
一 类型的语义发展
二 类型的思维特征
三 类型的逻辑结构
四 类型的再类型化
五 类型与概念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 构成要件与类型范畴
一 构成要件作为类型:知识发生学上的观察
二 构成要件作为类型:文本抽样上的观察
三 拓展:刑法(学)的类型化
第三章 刑事立法中的类型思维
一 刑法之规范形成:类型的构建
二 刑法之体系化努力:类型谱系的确立
三 刑法之立法技术:类型描述的艺术
第四章 基于类型思维的刑法解释
一 概念式的涵摄思路
二 类型式的归类思路
三 “合类型性解释”的基本原理
四 “合类型性解释”的实践功能
第五章 类推的方法论角色
一 问题的提出:“类推禁止”如何可能?
二 “可能的文义范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 解释与类推的交织:对几种法律解释方法的追问
四 问题的重新提出:“允许的类推”与“禁止的类推”
五 界限的难题:取道于犯罪类型与法律论证
第六章 类型思维与明确性原则
一 明确性原则作为罪刑法定之要求
二 类型思维与明确性原则:安定性的疑问
三 明确性的限度:事实、规范、语言与运作
四 明确性的反面:开放性与妥当性之需
参考文献
后记
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杜宇。
得书感谢您对《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