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了解电影史的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电影本体、电影学派、中外影史、电影活动要素、跨学科研究、中国特色等角度,构建起“一个命题”“两大学派”“三条主线”“四大要素”“五组关系”“中国特色”六大电影史论主脉,高度浓缩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活动等相关内容,或以史带论,或论从史出,具有很强的引领力和示范性。
作者简介
作者张宗伟,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美国UCLA访问学者,中央戏剧学院兼职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题记
第一章 一个命题
一、理论源于实践
(一)卢米埃尔兄弟的写实短片
(二)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
(三)英国布莱顿学派
(四)大卫·格里菲斯及其创作
(五)电影理论先驱
二、电影本体之维
(一)技术和产业
(二)社会和文化
(三)艺术和美学
三、宏大理论盛衰
四、电影本体危机
五、电影不会死亡
第二章 两大学派
一、爱森斯坦与苏俄蒙太奇学派
(一)库里肖夫和维尔托夫的早期探索
(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体系
(三)普多夫金的“叙事蒙太奇”
(四)苏俄蒙太奇学派的影响
二、巴赞及其写实主义理论体系
(一)影像本体论
(二)电影语言的进化论
(三)承前启后的理论“摆渡人”
(四)后巴赞时代的电影理论
第三章 三条主线
一、技术主义
(一)技术主义电影的先驱
(二)好莱坞初兴
(三)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影与新好莱坞
二、写实主义
(一)纪录电影
(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三)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三、现代主义
(一)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新浪潮
(三)从现代到后现代
第四章 四大要素
一、电影世界
(一)历史与现实
(二)爱情与家庭
(三)战争与冒险
(四)改编与幻想
二、电影作者
(一)商业电影和作者电影
(二)国族电影
三、电影作品
(一)视听语言
(二)电影叙事
(三)类型电影
四、电影接受
(一)电影心理学
(二)电影接受美学
第五章 五种关系
一、电影与语言
(一)先锋派与新浪潮的电影语言创新
(二)电影符号学
二、电影与艺术
(一)电影与绘画
(二)电影与摄影
(三)电影与戏剧
(四)电影与文学
三、电影与文化
(一)电影作为文化产业
(二)电影文化研究
四、电影与主体
(一)电影与精神分析
(二)电影与意识形态批评
(三)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四)电影与后殖民主义理论
五、电影与哲学
(一)电影的哲学基础
(二)哲学家论电影
第六章 中国特色
一、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
(一)不忘本来
(二)吸收外来
(三)面向未来
二、凝练中国特色电影学学术话语体系
(一)构建中国特色电影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方法论
(二)中国特色电影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
(三)中国电影意象论
三、提升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
(一)电影文化竞争力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二)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电影史论是2022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宗伟。
得书感谢您对《电影史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