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流动儿童蓝皮书)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流动儿童蓝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究城市化中的人口流动与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了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变化的最新趋势,同时对人口流动现状与流动人口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背景下,基于近年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简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成为当前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流入地为主、以改变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和地方实践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变迁,到了新的关键点。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向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两端延伸,与此同时,大城市基于人口控制等原因,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出现新的“围堵”,此外,对于农村流动、留守儿童身份及生存状态的转换问题也作出了相关探究和分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流动儿童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Ⅰ General Report

B.1 新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趋势与挑战(2019~2020年)

一 重新定义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二 新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的人口政策

三 差别化落户政策下的流动儿童教育

四 流动与留守:社会力量的实践努力

五 挑战与反思:政策建议

Ⅱ 宏观政策篇 Ⅱ Background Reports

B.2 我国流动儿童规模和流动特征的变化趋势(2000~2015年)

一 全国及主要区域流动儿童规模

二 流动儿童的流动特征

三 流动儿童规模未来趋势的讨论

B.3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友好程度研究——基于16个城市政策文本的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流动儿童入学政策类型与比较

三 研究方法:入学政策指标体系的重构

四 研究结果

五 讨论与展望

B.4 珠三角地区人口政策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2016~2020年)

一 “十三五”时期珠三角地区人口发展规划与户籍政策发展趋势

二 珠三角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基本情况

三 结论与建议

B.5 国际视野下的流动儿童教育比较

一 导语

二 流动人口的类型与区分

三 本研究的方法及背景

四 各国流动人口特点

五 各国流动儿童教育

六 各国流动儿童教育比较

七 启发与总结

Ⅲ 专题研究篇 Ⅲ Thematic Reports

B.6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评述

一 引言

二 政策背景

三 流动儿童教育的描述性研究

四 人口流动对其子女教育的影响

五 流动儿童学校的选择和影响

六 在公办学校中,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同伴效应的研究

七 结论

感谢

B.7 超大、特大城市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分析:以广深积分入学与异地中考政策为例

一 超大、特大城市的流动儿童教育难题

二 广深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变

三 义务教育:积分入学的两个模式

四 异地中考:公办普高开放程度仍然较低

五 结论:加大教育投入,解决供需矛盾

B.8 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友谊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上海市公立学校的实证研究

一 引言

二 数据、变量与方法

三 实证结果

四 讨论

五 总结

B.9 中职教育、社会再生产与上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一 中职教育、随迁子女与社会再生产

二 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实现的城市分流式接纳

三 政策限制下:没有选择的选择

四 职业教育:被污名化的蹊径

五 在职业学校里“混日子”

六 “混日子”的职校经历也促进了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

七 结论

B.10 流动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一 流动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现状

二 流动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创新模式

三 推进流动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构想与展望

B.11 关于回流儿童学业与心理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 回流儿童定义及数据说明

二 回流儿童群体的特征

三 回流儿童与非回流儿童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四 回流儿童群体发展的内部异质性分析

五 结论与建议

B.12 回流儿童如何克服“水土不服”?——超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下的案例研究

一 引言

二 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分析框架

三 “水土不服”:回流儿童的适应困境

四 反思与启示

B.13 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

一 前言

二 钟摆式流动:农民工流动的基本模式

三 再次流动:流动家庭的子女教育选择

四 就近城镇化:子女再次流动中的家庭

五 讨论与小结

Ⅳ 案例篇 Ⅳ Case Reports

B.14 北京流动儿童“幼升小”入学条件及其准备

一 非京籍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申请步骤——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二 非京籍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条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三 小结和反思

B.15 见证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十年(2008~2018年)——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亲身经历

一 组织架构,尽显上海智慧

二 管理组合拳,办学谋发展

三 多措并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四 百花齐放、争创特色

五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争当教政的排头兵

六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七 实行特大城市严格人口疏解政策的民办随迁子女教育

八 反思

B.16 流动家庭的高考陪读——以M镇超级高中的“陪读”现象为个案

一 流动家庭高考“陪读”现象的背景

二 流动家庭在M镇的“陪读”及其产业链

三 高考“陪读”现象的产生

四 结论:“陪读”——行走在学校与家庭之间

Ⅴ 实践篇 Ⅴ Field Reports

B.17 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干预实践研究

一 前言

二 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分析

三 农村留守儿童需求解决路径的现实状况分析

四 问题与建议

B.18 北京、上海、广深、西北的流动儿童教育实践研究

一 引言

二 流动儿童教育公益项目的模式划分

三 社会组织在北京:公益实践起步早、内容多元,倡导类活动突出

四 社会组织在上海:学校社区并行,项目精细化、差异化趋势明显

五 社会组织在广深:社工类机构为主导,立足社区提供综合性服务

六 社会组织在西北(以甘肃兰州为例):满足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需求,重视受助群体的参与

七 总结

B.19 后记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流动儿童蓝皮书)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韩嘉玲。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流动儿童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二十国集团发展报告(2019-2020) 电子书
本书从经济观察、国际经济组织观察、气候与能源等方面入手,对2019年度二十国集团治理机制、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等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得出了独到的分析结论,是学术界和业界了解二十国集团的重要学术参考。
扎根城市,语言铺路——流动学前儿童的语言化生存 电子书
本书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实的案例和实地调研展现流动人口和流动学前儿童的生活处境,及其语言方面的存在问题,真实展现了流动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现状和其赖以成长的家庭和幼儿园的语言生态环境。同时,引用国外同类条件下儿童的语言研究和脑科学研究的成果论证了早期语言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告诫家长和社会重视儿童的早期语言教育,避免以往教育中出现的误区,并为改善流动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问题提出了建议。本书适
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 2019 电子书
《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是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之一。本报告分析了2018年我国发电能源与电源发展状况、电源投资和发电企业运营盈利情况;进行了2018年电源发展综合评价;预测了2019年电力、煤炭、天然气供需及水电基地来水情况;探讨了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热点问题及影响,主要包括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十四五”新能源开发布局、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前景等。本报告可供我国能源及电力工业发展相关政府部门
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问题研究 电子书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流动人口也必然增多,如何使流动人口有序、合理地流动,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难题。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领域的文献,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方面的发展历程;基于理论分析,对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从中短期和长期视角分析了我国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的意义。此外,本书还对土耳其央行调节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