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介入放射学专业领域的参考书,适用于处于培训期间的本专业实习生、规培生,以及在临床实践中需扩宽知识的本专业医师及相关专业人员。
内容简介
介入放射学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临床学科。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支持下,我国老一辈介入放射学家辛勤付出,成功编写了第1版《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第1版书为介入放射学医师及相关临床人员提供了重要参考,成为本专业的经典专著。
时隔十几年,《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第2版)出版。在此期间,介入放射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介入诊疗技术不断涌现、治疗领域广泛拓展等。介入放射学医生必须紧跟国内外进展,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开展新的诊疗项目。
本书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涵盖众多介入新技术,并为趋于成熟的介入技术提供临床应用结果。因此,编者团队邀请国内部分介入放射学家,参考国内、外资料,并结合相关领域经验,编写了本书。
本书秉承第1版的编写宗旨,仍按人体系统编写。共九篇,第一篇为总论,第二至九篇为各论,介绍不同疾病的概述、临床表现、诊断和介入治疗,其中对于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介入治疗,详细介绍其原理、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技术与注意事项、术前与术后处理、并发症与防治、随访与疗效评价等。
在广泛征求和收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第2版进行了一些调整、更新和增减。在篇章划分方面,将第1版的第七篇泌尿生殖系统分为本版的第七篇泌尿系统和第八篇生殖系统;另外,不再将第1版的第九篇经皮穿刺活检单独成篇,而是将其内容分散到相应系统的篇章中。在篇章内容方面,更新或增加了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或趋于成熟的介入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如缺血性脑卒中、肺隔离症的介入治疗、胃左动脉栓塞减肥术、难治性高血压肾去神经术等。
作者简介
编者郑传胜,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影像医学系主任、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和介入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兼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等。
从事放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肿瘤和血管病介入诊疗等。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100余篇论文(SCI论文50余篇),科技成果奖10项,国家专利7项,12本国内外专业杂志副主编/编委,7本全国大学教材及参考书主编/副主编,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副主编简介
第3版修订说明
登录中华临床影像库步骤
中华影像医学丛书(第3版)编写委员会
中华影像医学丛书(第3版)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器械与材料
第三章 血管造影术
第四章 介入诊疗技术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章 脑、脊髓血管的影像学解剖
第二章 神经系统常用器械及技术
第三章 颅内动脉瘤
第四章 脑动静脉畸形
第五章 颅内动静脉瘘
第六章 颅脑动脉狭窄
第七章 缺血性脑卒中
第八章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第九章 头颈部血管创伤
第十章 脊髓血管畸形
第十一章 颅底、颈、脊髓血管性肿瘤
第三篇 心血管系统
第一章 心脏病变
第二章 主动脉病变
第三章 周围血管疾病
第四篇 呼吸系统
第一章 支气管肺癌
第二章 咯血
第三章 急性肺动脉栓塞
第四章 肺动脉狭窄
第五章 肺动静脉畸形
第六章 肺隔离症
第七章 气道狭窄及气道瘘
第八章 肺、纵隔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
第五篇 消化系统——消化道
第一章 食管癌
第二章 食管良性狭窄
第三章 胃肠道恶性肿瘤
第四章 胃肠道梗阻及瘘
第五章 胃肠道动脉性出血
第六章 胃左动脉栓塞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第六篇 消化系统——肝胆脾胰
第一章 原发性肝癌(肝细胞肝癌)
第二章 肝脏转移性肿瘤
第三章 肝血管瘤
第四章 肝囊肿
第五章 肝脓肿
第六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第七章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第八章 胆道梗阻
第九章 脾功能亢进
第十章 胰腺癌
第十一章 肝、脾创伤
第十二章 肝、脾、胰及腹部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
第七篇 泌尿系统
第一章 泌尿系肿瘤
第二章 肾血管性病变
第三章 其他
第八篇 生殖系统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病变
第二章 男性生殖系统病变
第九篇 肌骨系统
第一章 创伤
第二章 退行性变
第三章 骨肿瘤
第四章 肌骨其他病变
致谢
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第2版)是201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郑传胜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