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老板徐恩曾

特工老板徐恩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记述了徐恩曾复杂的个人经历,堪称一部国民党特工史和黑幕写照。

内容简介

徐恩曾,与戴笠齐名的国民党两大特工巨头之一。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谍报人员,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高超手腕和血腥手段投机钻营、争权夺利,缔造了臭名昭著的“中统帝国”,又在国民党当局和诸多政敌的联合打击下走向没落。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为基础,记述了徐恩曾复杂的个人经历,展现了他阴险、狡诈的手腕和矛盾、复杂的性格,同时也揭示了中统的神秘性、特殊性和国民党高层之间的诸多铁幕。

作者简介

作者杨者圣,江苏海安人,数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民国史。因其掌握资料准确、善于构建独特的历史人物形象、对民国历史的缜密思索,以及其作品中渗透的浓郁的民国情结,而成为既得到专业研究者认可、又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一位成绩卓著的民国人物传记作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子 “这样的人也会当特务?”

第一章 走上特工之路

奶油小生

出掌“中国第一台”

脑筋急转弯

挤上特工小道

第二章 天生此“豺”必有用

从“包打听”到“契卡”

张冲与钱壮飞

特工“新政”

第三章 血腥发家

逮住了“红色保卫局长”

“超级叛徒”顾顺章

“顾案”大劫夺

妄图捕获周恩来:只差一刻钟

从“超级叛徒”到“特务大师”

扑朔迷离的顾顺章之死

第四章 特工总司令部

终于当上了“老板”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盗亦有道,娼亦有义”

“这笔账很难算清”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阴险而不蛮横,恶毒而不粗俗

特工渗透运动

“猪多肉贱”

“鬼打架”的故事

“共产党问题专家”

“总不见得搞不过共产党”

第五章 创立“中统帝国”

蒋介石的特工“削藩”计划

陈立夫:中统“董事长”

“高开高走”的中统局

精密的特工机器

十万“阎罗”与九大“太保”

“你们愿意做酒囊饭袋吗?”

一个孙猴子=一百个猪八戒

调统“没有什么不好!”

最大难题:生计问题

唐家沱的“集体生活”

第六章 “一点两面”战略

“临死抱佛脚”的潜伏部署

叛变之潮

“中统克星”李士群

“我是流氓我怕谁”

“蒋中统”与“汪中统”

一次失败的“对共外交”

“反共工程师”的得意之笔

“政治皖南事变”

大本营里的反共“老枪”

捣鬼无术的《大汉晚报》

“‘老朋友’,我希望你帮点小忙”

“饭桶!连谣也不会造”

第七章 内外交讧

客卿与主官

连环妙计:一石三鸟

朱、郭倒徐联盟

“我请求你自动向总裁辞职”

老政客吴铁城的鬼谷子术

谋官之道

“我们不能专为别人打天下”

“猎官”计划

党务机关“不得捕人”

半路上杀出吴鼎昌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充分表现了你的腐败无能”

第八章 “两统”大血战

赵理君杀人案

中统局“有撤销可能”

“监察之监察”

第一目标与第二目标

戴笠的“金蝉脱壳”计

总裁不敌“总理”

倾斜的“特工三角”

徐恩曾要“与狼共舞”

拍案惊奇之一:偷运假钞案

拍案惊奇之二:贩运伪钞案

拍案惊奇之三:王书青走私案

第九章 永不录用

免去本兼各职

被六全大会扫出局门

特务头子“下海”

从“中兴”到末路

中统覆亡

附:杨者圣和他的“民国人物系列”

特工老板徐恩曾是201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者圣。

得书感谢您对《特工老板徐恩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犹太流散中的表征与认同:徐新教授从教40年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国内外知名犹太学专家围绕以“犹太人流散”为主题撰写的论文27篇。流散是犹太文明的核心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犹太人的大部分就已经居住在巴勒斯坦之外,这无论在语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方面都对犹太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犹太流散的历程、表现和经验,对于深入认识犹太文明不可或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流散社团(如海外华人社团)也日益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本书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徐嵩年学术经验集 电子书
徐嵩年早年曾拜师于吴绍堂,后又拜师于丁甘仁之长孙丁济万,晚年立足于中医内科,钻研于中医肾脏病学的研究,发展了龙华医院肾病专科。本书上篇介绍徐嵩年生平史略,中篇讲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验方,下篇选述经典医案、医论。本书可供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海派中医研究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