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对《资治通鉴》进行了注解。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自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事件,历十六个王朝,1362年的历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司马光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王朝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本书在原文之后附有注释和译文,使读者的阅读更加轻松顺畅。
作者简介
译注者郝建杰,文学博士。目前就职于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中级职称。主要研究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卷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第二卷 周纪二
显王四十八年(庚子,前321)
第三卷 周纪三
赧王四年(庚戌,前311)
第四卷 周纪四
赧王三十六年(壬午,前279)
第五卷 周纪五
赧王四十五年(辛卯,前270)
第十一卷 汉纪三
高帝六年(庚子,前201)
高帝七年(辛丑,前200)
第十五卷 汉纪七
文帝(壬申,前169)
第十七卷 汉纪九
武帝(辛丑,前140)
第二十一卷 汉纪十三
武帝(辛巳,前100)
第二十二卷 汉纪十四
武帝(庚寅,前91)
第二十三卷 汉纪十五
昭帝(庚子,前81)
昭帝(庚午,前51)
第二十九卷 汉纪二十一
元帝(壬午,前39)
二年(甲申,前37)
第三十五卷 汉纪二十七
哀帝(己未,前2年)
第三十八卷 汉纪三十
王莽(壬午,22年)
第三十九卷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23年)
第五十三卷 汉纪四十五
桓帝(辛卯,151年)
第六十三卷 汉纪五十五
献帝(己卯,199年)
第七十卷 魏纪二
文帝(丁未,227年)
第七十三卷 魏纪五
明帝(乙卯,235年)
第一百卷 晋纪二十二
穆帝(乙卯,355年)
十二年(丙辰,356年)
第一百三十卷 宋纪十二
明帝(乙巳,465年)
第一百四十卷 齐纪六
明帝 建武三年(丙子,496年)
第一百五十卷 梁纪六
武帝(乙巳,525年)
第一百九十六卷 唐纪十二
太宗(壬寅,642年)
第二百七卷 唐纪二十三
则天后(庚子,700年)
第二百三十卷 唐纪四十六
德宗(甲子,784年)
第二百五十二卷 唐纪六十八
懿宗(庚寅,870年)
第二百六十二卷 唐纪七十八
昭宗(庚申,900年)
第二百六十六卷 后梁纪一
太祖(戊辰,908年)
第二百七十一卷 后梁纪六
均王(庚辰,920年)
龙德元年(辛巳,921年)
资治通鉴译注(国学经典)是2018年由凤凰壹力出版,作者郝建杰 译注。
得书感谢您对《资治通鉴译注(国学经典)》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